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

ID:19299685

大小:30.2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29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_第1页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_第2页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_第3页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_第4页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  篇一: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波澜壮阔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论文试着就至今30多年来中国交通工具的变化作简要概述,并对

2、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作简要探究分析。  关键词:改革开放交通工具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交通联系非常落后,公路等级低,通达里程短,深度十分有限。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城市道路建设状况良好,然而中国也还没有高速公路。因南方水运系统发达,人们出行大多走水路,公路交通的建设就更加迟缓。从上述情况不难知道,当时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道路建设状况较差、各种交通工具的运用在我国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种步行有益身体健康的理念以及当时并不忙碌的生活状态等等因素,使得人们普遍选择步行出门。小时候妈妈常说,她以前常常要担着菜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附近的市场上卖掉,即使是现在交通比较发达,我

3、仍能看到一些担着菜或其他商品从家里步行到圩市上卖的老奶奶。30年前的中国农村,交通是真的基本靠走的阶段。用一句玩笑话:那是一个可以发挥和开发人类潜力的年代。人一天真的可以徒步走很远。在大人的印记中,总有当时称为不太守“规矩”出去发财的人,穿着千层底,背上干粮和水,天天奔走在乡间和城镇之间。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  具当然是自行车,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社会

4、的稳定。  一、改革之初交通工具变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风,中国道路建设蓄力起步,交通工具也开始广泛运用。当时的社会就像从黑夜到了白天,从冬天转到了春天,景象似乎来了一个大翻转,出行普遍走路的人们开始追求使用交通工具,但因为经济实力和技术有限,当时流行起来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也正因如此,自行车在当时相当于现在的小轿车了,当时的几大自行车品牌在现在仍能引起人们纷纷议论,那时我们可是“自行车王国”。到了80年代中期,靠燃油动力的摩托车开始流行,因为它省时省力,骑起来又非常有面子,成了人们出行的新选择。  (一)品牌自行车大行其道 

5、 30多年前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那个时候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当时购买自行车都得凭票,每年一个单位最多能分到十几张购车票,能有幸分到票的人自然不多。一位被询问的老奶奶回忆道:“那时候如果家里能拥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是令人羡慕的。”当时人们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除了公交车外,绝大多数都骑自行车或步行。在那时候,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其中牌子最响的是永久和凤凰牌。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的感觉,尤其是骑“永久”就像开奔驰一样有面子,而一辆“凤凰”就像现在有一辆宝马一样。凤凰牌自行车由上海自行车三厂出品,一度供不应求,需

6、凭票购买,永久牌自行车由上海自行车厂出品,与凤凰牌自行车地位相当。现如今自行车已经慢慢的更变它的作用,从主要的交通工具到人们休闲锻炼的器具。辛苦一周的学习,在周末叫上几个好友,一起骑着单车旅游时那么的惬意。偶尔会有一些自行车爱好者,骑着自己的爱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我们会敬佩他们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佩服他们的毅力,而这个时候自行车代表的是他们的精神象征,说白了就是因为没有人会这么做,而他们做了。  (二)摩托车成为人们的新宠儿  上世纪80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骑着一台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无疑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当时太扎眼了,我是小区里第一

7、代玩摩托车的人。”一位大叔告诉我,1980年,他托广州的朋友花1900多元买了一台免税的铃木牌50CC摩托车。“那时骑摩托车,比现在开奔驰、宝马感觉还要好。”他笑着说,那时候我觉得生活很富足,现在看起来总觉得自己也太容易满足了。从摩托车开始,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  1984年,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喜剧电影《雅马哈鱼档》热播全国,在很多50岁左右的广州人眼里,这可以视作摩托车在广州开始进入快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