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八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襄阳八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ID:19304783

大小:72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6

襄阳八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_第1页
襄阳八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_第2页
襄阳八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_第3页
襄阳八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_第4页
襄阳八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襄阳八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襄阳八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三历史试卷出题人:向翠英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宋国分封的是殷商后代,陈国分封的是舜(“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的后代,楚国分封的是颛顼(“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的后代。这表明(  )A.先代贵族是分封最主要的对象B.目的是防止商朝势力东山再起C.优待古代帝王后代有利于树立威信D.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治等级最重要的纽带2、《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

2、,元子(大宗)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3.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4、.“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

3、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  )A.建立皇帝制度B.废分封,立郡县C.设立三公九卿D.统一货币、度量衡5、史书记载:“(汉武帝)加重给事中等内朝官的事权外,还逐步提升御史大夫的地位,使之得以和丞相平分秋色……甚至连皇帝的诏令也都由御史大夫下达。”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完善官制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6.“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

4、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B.频换丞相C.分化事权D.废除宰相7.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之所在。”下列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8、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

5、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9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9.吴晗曾形象地描述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0.“(本朝)惟军机处恭

6、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主要说明清代军机处(  )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11.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商业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1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

7、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B.战争由朝鲜引发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13.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军事的落后B.中国科学落后C.中国无世界知识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14.某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

8、通商无碍……”下列规定也出自于该条约的是(  )A.“自壬寅年起至乙巳年止,四年共交银二千一百万银元”B.“合众国民……均准其租赁民房,设立医馆、礼拜堂及殡葬之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