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和秦代宫殿中的瓦当赏析

战国和秦代宫殿中的瓦当赏析

ID:19305161

大小:335.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7

战国和秦代宫殿中的瓦当赏析_第1页
战国和秦代宫殿中的瓦当赏析_第2页
战国和秦代宫殿中的瓦当赏析_第3页
战国和秦代宫殿中的瓦当赏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战国和秦代宫殿中的瓦当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战国和秦代宫殿中的瓦当赏析在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以及陕西临潼、凤翔等地发现众多的秦代画像砖和铺地青砖,除铺地青砖为素面外,大多数砖面饰有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用作踏步或砌于壁面的长方形空心砖,砖面或模印几何形花纹,或阴线刻画龙纹、凤纹,也有模射猎、宴客等场面的。最了不起的是秦代对万里长城的修筑工程,《史记•蒙恬传》载“始皇二十六年,使蒙恬将三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至阳山,透蛇而北。”在高山峻岭之顶端筑起雄伟浩迈、气壮山河的万里长城,其工程之宏大,用砖之多,举世罕见。这是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

2、了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南侵,动用了数以十万计的劳动力,用大量的土石、砂砾、红柳、芦苇和砖等材料,将秦、赵、燕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西起临洮(即甘肃的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连成一个整体,号称“万里长城”,至今犹有遗迹残存(从公元1368〜1620年,长城共被重修了18次,最后形成了从中国西部的嘉峪关到东部山海关,总长6700公里,总共用了一亿多立方米的材料,而用砖石约为1/3左右。它的体积是埃及古胡夫金字塔的110倍[49])。在秦皇岛的碣石行宫秦时建筑基址上发现了通长68厘米、当面直径52厘米的高浮雕夔纹大瓦当、变形夔纹大瓦当,形式与秦始皇陵出土的十分近似。如此大的瓦及

3、瓦当,可以想象当时建筑的宏伟。其他建筑材砖瓦亦与秦咸阳故城出土的相类似,推定此遗址始建于秦始皇时期,西汉时仍沿用,大约到东汉时废弃。石碑村西边有黑山头遗址,东边有止锚湾遗址,都出有形制相同的大型空心砖和较大的云纹瓦当。位于秦皇岛市金山嘴的另一处秦行宫遗址,也发现叠落的筒瓦、板瓦、与石碑村遗址形式相同的高浮雕夔纹大瓦当[51]。图53:战国时期燕的大型筒瓦(1.瓦身长94厘米,当面直径26厘米;2.瓦身长88厘米,当面直径26厘朱;照片来自《燕下都瓦当研究》(刘得彪、吳磬军著,2004早6月)一书)(Largesemicylindricaltileswithdecoratedv

4、einsare475B.C.-221B.C.I.Thesizeislength940mmanddiameter260mm;2.Tliesizeislength880mmanddiameter260mm.)在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烧结砖瓦材料,其中有板瓦、筒瓦、空心砖、铺地砖、条形砖和瓦当等世界砖瓦网。板瓦中除弧形外还有在甘肃灵台县桥村齐家文化遗址见到过的槽形板瓦。槽形板瓦瓦面平直,两端面呈“凹”字形且平直,表面饰有绳纹和三角几何纹。在秦都咸阳的望夷宫遗址也采集到一种一端大、一端小、高5.5〜5.8厘米不等的两块槽形板瓦残片,其形制与凤翔雍城马家庄遗址出土的完全相同

5、。雍城遗址出土的槽瓦、筒瓦和板瓦见图54。图中:A:槽形板瓦:春秋时期,长42.5〜48.5厘米,大端宽26.3〜29.3厘米,小端宽22~23.1厘米,厚2.5厘米,槽帮高4.3—4.8厘米;B:带当筒瓦:春秋时期,长18〜52.5厘米,筒径15.5~17.5厘米,厚1.2〜20厘米;C:板瓦:长29.5〜42厘米,宽18.5〜31.5厘米,厚1.3~3厘米;A〜C的样品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照片摄自陕西历史博物馆;D:槽形板瓦及筒瓦:为春秋时期物品,长42.5〜48.5厘米,后端宽26.3〜29.3厘米,前端宽22〜23.1厘米,槽高4.3~4.8厘米,槽形底部饰绳纹,图中

6、样品为1977年于陕西凤翔县马家庄出土;筒瓦为春秋时期物品,长约45厘米,筒径约17厘米,厚约1.5厘米,图中为1975年11月陕西凤翔县豆腐村出土之筒瓦;E:秦雍城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绳纹板瓦:长约42厘米,大头宽约30厘米;D、E的样品藏凤翔县博物馆,照片摄于陕西凤翔县博物馆。春秋战国时期,条形砖主要用来贴墙或铺地,似乎还没有用它来砌墙。用于铺地的砖有小型薄砖,呈方形或长方形,也就是所谓的条形砖,只是已从西周早期的手制发展成了模压成型,并在砖的表面饰有各种各样的花纹,花纹式样与瓦当纹饰一样因地而异,如秦都咸阳有素面、平行线纹、方格纹、太阳纹、米字纹;燕下都则是山字纹;楚都

7、纪南城则是米字纹、蟠蠣纹;登封阳城则是素面磨光。各地似乎均不见了绳纹砖,这也许是因为从西周的手制改为模制的缘故。从制作的规整程度和纹饰的多样性看,这类砖自然是铺设地面用的。图54:秦雍城遭址出土的槽形板瓦、筒瓦和板瓦(Groovesegmentaltile,semicylindricaltileandsegmentaltile,677B.C.-.221B.C;theywereunearthedfromYongchengsiteofQindynasty.PhotostookfromFengxiangc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