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空气(一)

第6课空气(一)

ID:19311039

大小:77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9

第6课空气(一)_第1页
第6课空气(一)_第2页
第6课空气(一)_第3页
第6课空气(一)_第4页
第6课空气(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课空气(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6课空气(一)考点扫描考试内容考试要求1.空气的主要成分①列举空气的主要成分a②举例说出空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a2.大气压 ①列举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a②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a③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a3.氧气 ①概述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b②说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检验方法b③说明氧气的用途及与其性质的关系b结构知识要点梳理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用途1.空气的组成: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体积分数0.03%0.96%2.空气的用途(1)N2:氮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重要元素;氮气化学性质较,可用于充填灯泡,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用于食品的;是制造化肥、炸药的原

2、料;医疗上可用作剂。(2)O2:供生物;支持各种燃料的等。(3)CO2:是作用的原料;也是一种工业原料,用于制造纯碱、尿素、汽水饮料等;“干冰”可用于,也可用于;CO2还可用于。(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常作为气;在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常用来制作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二、大气压1.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大气对处于其中的物体要产生压强,这个压强叫大气压.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叫。2.标准大气压的值通常把毫米汞柱的大气压叫做。1标准大气压=帕。目前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仪器有和。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有关,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2)大气压与

3、天气季节有关,晴天的气压比阴雨天的气压,冬天的气压比夏天的气压。(3)液体的沸点会随着气压的增大而,随气压的减小而。(4)大气压的日常应用:等。三、氧气1.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液态时呈色。(2)化学性质:较活泼,常温下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具有。2.氧气实验室制备的原理及检验方法(1)实验室制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2)原理:2KMnO42H2O22KClO3(3)收集方法:法或法;检验(验满)方法:用伸到,如果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或已满)。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登山、潜水、急救病人等

4、;支持助燃:燃料燃烧、炼钢、炼铁等。热点聚焦深度剖析典例分析1(2009南京)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据此选择上图中(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对点训练1.(2010常州)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

5、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填序号)(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

6、起。典例分析2(2011桂林)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阶段的重要实验。小元同学准确称取7.9g纯净的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氧气580mL(标准状况)。(2)意外发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7.9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应生成氧气560mL(标准状况)。小元通过数据分析,意外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和理论计算的氧气体积不相符合,并且在实验中还意外发现锰酸钾溶液呈墨绿色。(3)提出假设:小元取实验后的少量固体残渣再次加热,经检验又产生了氧气。根据小元发现的问题和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做出如下假设:假设1:二氧化锰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假设2:锰酸钾也可以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假设3: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受

7、热都可以放出氧气假设4:(只填一种)(4)设计实验:小元用最初加热所得的残渣及必要的实验用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验证假设2。请在下面实验流程方框中的相应位置填写各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4:干燥―→步骤5:验证假设2―→请简要叙述步骤5的操作。(5)得出结论:若观察到,则假设2成立;反之则假设2不成立。典例分析3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如图)产生了兴趣。他把“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