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脂肪烃》word教案一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脂肪烃》word教案一

ID:19321406

大小:1.57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0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脂肪烃》word教案一_第1页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脂肪烃》word教案一_第2页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脂肪烃》word教案一_第3页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脂肪烃》word教案一_第4页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脂肪烃》word教案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脂肪烃》word教案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脂肪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烯烃的物理性质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2)理解烷烃、烯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作图和识图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通过分析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学会类比学习的方法。体会分类学习的优越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图表直观分析法,培养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内容分析:模块2已经安排

2、了甲烷、烷烃、乙烯的学习,模块5的第一章已经安排了有机物的分类,。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甲烷、烷烃、乙烯的有关知识,烷烃、烯烃结构特点。设计思路:巩固所学甲烷、烷烃、乙烯结构与性质,烷烃、烯烃结构特点的知识,学会推理归纳法,以类比学习法掌握烷烃、烯烃的性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引入1、展示石油、天然气的开图片提问:其组分有哪些?2、回顾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展示表格甲烷乙烯结构简式结构特点空间构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溴的CCl4溶液加聚反应3、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评价,总结观察、回忆思考、填表,回答激发学生兴趣引

3、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新课讲解思考与交流(P28)板书归纳:一、烷烃和烯烃物理性质:根据表格数据完成图2-1分析曲线找出规律思考、回答引导学生学会图表法进行数据处理。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过渡:物质结构决定着物质的性质,烷烃都具有类似于甲烷的性质,烯烃都具有类似于乙烯的性质板书:化学性质1、烷烃的性质:CnH2n+2(类似甲烷)(1)取代反应:(光卤代)CH3CH3+Cl2CH3CH2Cl+HCl(2)氧化反应(燃烧)Cn

4、H2n+2+O2nCO2+(n+1)H2O(3)裂解:C8H18C4H8+C4H10(4)稳定:通常情况下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烯烃的性质:CnH2n(类似于乙烯)(1)氧化反应可燃烧:CnH2n+O2nCO2+nH2O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2)加成反应:(加H2、X2、HX、H2O)(3)加聚反应思考,类比,聆听、记录了解用归类、类比方法掌握一系列物质性质的学习方法投影练习:A、写出丙烷发生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燃烧(2)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B、写出丙烯发生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燃烧、(2)与Br2加成(3)与HB

5、r加成(4)生成聚丙烯思考、练习学生代表上台板演思考,体验类比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光卤代的特点思考与讨论:1、丙烷发生取代反时,其产物是单一的吗?试举列说明。2、丙烯与HBr加成的产物呢?讲解:不对称烯烃与HX加成的规律:通常H加到含H多的碳原子上。提醒学生注意不对称烯与HBr加成的特殊性。深化拓展设问:二烯烃可以发生加成与加聚反应吗,其反应规律怎样?讲解并板演:1,3—丁二烯的加成1,2-加成:1,4—加成:加聚反应:聆听,思考,深化官能团决定性质教学小结本堂课的收获是什么?自主归纳,谈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巩固练习板书设计:脂肪烃(第一课时)一、烷烃和烯烃物理

6、性质:化学性质1、烷烃的性质:(类似甲烷)(1)取代反应:(光卤代)CH3CH3+Cl2CH3CH2Cl+HCl(2)氧化反应(燃烧)CnH2n+2+O2nCO2+(n+1)H2O(3)裂解:C8H18C4H8+C4H10(4)性质稳定2、烯烃的性质:CnH2n(类似于乙烯)(1)氧化反应可燃烧:CnH2n+O2nCO2+nH2O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裉色(2)加成反应:(加H2、X2、HX、H2O)(3)加聚反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是在原来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将烯的顺反异构移至下一课时(在原来教学中略感时间吃紧)。特别地将必修知识内容进行较详细的复习,旨在构建知识体系

7、,同时先提出类比推理的学习方式,再以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