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发展历程

中国制度,发展历程

ID:19337000

大小:29.29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01

中国制度,发展历程_第1页
中国制度,发展历程_第2页
中国制度,发展历程_第3页
中国制度,发展历程_第4页
中国制度,发展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制度,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制度,发展历程  篇一: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中央银行学》课程作业  题目: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摘要】自17世纪中央银行的出现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金融活动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央银行的作用日益突出。目前,中央银行制度已成为一国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关键字】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产生与发展  一、产生历程  清末(1905年)由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是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然而依

2、据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山西商人于清朝年间在归化城设立的宝丰社,无论从职能作用还是制度结构来看,都具有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可以被认为是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雏形,为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  明清时代随着山西货币经营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金融机构,为了行业协调和管理,他们自发创造了很多同业行会,或地域、乡谊性的会馆,归化城(呼和浩特)的宝丰社即为其一。《绥远志通稿》记载:“清代归化城商贾有十二行,相传由都统丹津从山西北京招致而来,……银钱两业遂占全市之重心,而操其计盈,总握齐权,为百业周转之枢纽者,厥为宝丰宝。社之组设起于,今无可考,在有清一代始

3、终为商业金融之总汇。”可见,晋商行会——宝丰社,在当时的归化城金融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户部银行是1905年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  (2)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国府移迁武汉,同年12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  (3)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4)革命

4、根据地的中央银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1948年12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至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创建与国家银行体系的建立的背

5、景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宣布成立。华北人民政府当天发出布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在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的统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人民币为本位货币。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由石家庄市迁入北平。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把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政务院的直属单位系列,接受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导,与财政部保持密切联系,赋予其国家银行职能,承担发行国家货币、经理国家金库、管理国家金融、稳定金融市场、支持经济恢复和国家重建的任务。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人民银

6、行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着手建立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一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使人民币成为境内流通的本位币,与各经济部门协同治理通货膨胀;二是迅速普建分支机构,形成国家银行体系,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整顿私营金融业;三是实行金融管理,疏导游资,打击金银外币黑市,取消在华外商银行的特权,禁止外国货币流通,统一管理外汇;四是开展存款、放款、汇兑和外汇业务,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为迎接经济建设做准备。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终结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银行,建立了全国垂直领导的组织机构体系;统一了人民币发行,逐步收兑了解放区发行的货币,全部清

7、楚并限期兑换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很快使人民币成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充分运用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实行现金管理,开展“收存款、建金库、灵活调拨”,运用折实储蓄和存放款利率等手段调控市场货币供求,扭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金融市场混乱的状况,终于制止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恶性通货膨胀。同时,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配合工商业的调整,灵活调度资金,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快速成长,适度地增加了对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贷款;便利了城乡物资交流,为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

8、重大贡献。  三、银行的性质  (1)、1953—1978年。与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相适应,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