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龟山砚历史文化研究文献

中国龟山砚历史文化研究文献

ID:19343933

大小:2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1

中国龟山砚历史文化研究文献_第1页
中国龟山砚历史文化研究文献_第2页
中国龟山砚历史文化研究文献_第3页
中国龟山砚历史文化研究文献_第4页
中国龟山砚历史文化研究文献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龟山砚历史文化研究文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龟山砚历史文化研究文献一、龟血石   “龟血石”分布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乡龟山、鹤山南麓,今山洼村附近,按岩性,它呈砖红色,含铁质、泥质和微晶结构体,主要是方解石,含矿地层为早世纪馒头组。其石深埋于地下,而非生在山上,质地优良,储量极少,不易寻找,传说千年神龟出逃汶水后,化作一座山脉,与鹤山相对,其血化为两山之间的红色石头,吸龟鹤之灵气,被当地人称为“龟血石”。因龟、鹤都是长生不老神,当地老百姓把“龟血石”看作神奇之物,每年的正月十六,老百姓纷纷走出家门,先登高望远,再携“龟血石”回家,门口悬挂柏树枝,就可驱邪扶正,清秽辟毒,一年百病皆无。“龟血石”以红色为主,有的黄、红相兼,上有黄金

2、斑点,纵横银线,十分珍贵。 二、龟山砚   “龟血石”以软硬适中、温润、细腻、娇嫩闻名,做成的砚台易于发墨,研出的墨汁晶莹光亮,书写流畅,不易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据《九九砚谱》记载,龟山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泰安市唯一自产砚台。“龟血石”经“敲”听其声、“摸”感其温、“浸”察其色,十余道工序精心挑选后,手工雕刻成砚台,具有坚而不顽、柔中有刚、滑不拒笔、涩不滞墨等特点,且上布黄金斑点,纵横银线,有“研笔如锉,化墨如油,隔宿不漏”之美誉。为传承珍贵的民间文化,2006年,泰安市政府把龟山砚手工雕刻技艺,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加以保护,2010年,龟山砚又被山东省旅游商品协会,评为“

3、好客山东”十佳品牌、“平安泰山”代言礼品。经多年的探索,龟山砚已经集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于一体,既是书画爱好者实用之佳品,又是艺术爱好者珍藏之精品,还是走访亲朋好友馈赠之珍品,为鲁砚新贵。由于纯手工制作,原材料稀少,龟山砚雕刻技艺濒临失传,故龟山砚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升值潜力越来越大。三、名人题词1、南宋大书法、画家梁楷为龟山砚赋诗道:水英正堪喻此石,神品原是雕工奇。不雕不琢怜斯璞,朝夕研来自成池。2、清朝著名学者高凤翰曾这样夸赞龟山砚:“研笔如锉,化墨如油,隔宿不漏”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

4、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3、曲阜祭孔大典主祭人,著名书法家,孔子第77代孙孔德班:“龟山砚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支脉,已经深深刻上了泰山文化的烙印”。4、《现代语文

5、》杂志社执行主编,著名学者、诗人桑哲:“龟山砚代表民俗文化的精髓,近千年的积淀,使它涵盖多种艺术形式,代表一份工艺品的全貌”。5、曲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 协会会员,山东省高校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开元为龟山砚题词:“金石为开”。6、《奇石鉴赏》主编,著名奇石收藏家,新泰观赏石协会顾问王相臣为龟山砚题词:“以石为镜,感悟人生,投身自然,陶冶情操”,书中对全国名砚石记载中,详描述了龟山砚石。 四、雕刻技艺的传承保护   据《九九砚谱》记载,龟山砚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有近千年悠久的历史。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杨时,号龟山先生,独垂青于龟山砚,一块雕有龟图的砚台,随身携带,爱不释手,每到一处,皆要展

6、示与人。梁楷,今山东东平人,南宋时期大书法、画家,对龟山砚也十分喜爱,曾赋诗赞道:“石英正堪喻此石,神品原是雕工奇,不雕不琢怜斯璞,朝夕研来自成池”。清朝制砚技艺达到鼎盛,大批工匠纷至沓来,每年出产近万方砚台运往全国各地,二龙戏珠图案最为流行,清朝著名学者高凤翰曾这样夸赞龟山砚:“研笔如锉,化墨如油,隔宿不漏”。清朝学者刘墉,进京赶考,路过龟山,一随行砚台不慎破碎,临时找人用“龟血石”雕刻一砚台,上刻有阴阳八卦图,后高居榜首,考中状元,从此把龟山砚视为吉祥之物,大加推崇,很长时间内,京城高官都以能拥有一块龟山砚为荣。民国末年,原料逐渐匮乏,工匠纷纷改行,龟山砚雕刻技艺逐渐衰落。近代有记载的民间

7、艺人有四位,其中张仁璞、杨明德、李茂春三位老人已经去世,曹文代作为唯一第四代传承人,从2001年开始,潜心研究,历经十年发掘,使龟山砚雕刻技艺得以重新发扬光大,名扬海内外,2006年曹文代和龟山砚雕刻技艺同时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我与龟山砚的五十年(李茂春口述)   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