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ID:19350882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1

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_第1页
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_第2页
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_第3页
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_第4页
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学习内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许多研究表明,亚裔学生,特别是中国学生在学业成绩上总是比同年龄的西方学生占优势。他们在各类奥林匹克知识竞赛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中国学生在创造力、新颖、独创的思想方面却不如他们在知识测验中的表现那么突出。诺贝尔奖是对科学家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一种奖励,同时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科学创新的标志,而我国至今未实现零的突破,这不能不让人反思我们的教育。因此,对于如何培养中国学生创造力的问题,正越来越受到国内教育界的重视。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除

2、了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诸如学习动机、人格特点、家庭背景、社会文化环境等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动机由于与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直接相关,因而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重要因素。本文从提高学生创造性入手,就培养与激发学生内部动机作一探讨。一、内部动机与创造性从心理角度讲,所谓动机,即行为的动力机制,它是发动或引起个体的行为,维持已引起的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历程。通常人们把直接推动个体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称为学习动机。例如“上大学”可作为学习的一种动机,它驱使高中生在高考前埋头苦读,潜心备考。依

3、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如好奇、喜欢挑战、喜欢独立掌握知识和独立进行判断,它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学习活动本身就能使这种动机得到满足,学习成功就是一种强化。如儿童从事游戏,体育爱好者从事体育活动等。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它是由学习活动外的情境提供奖励而维持的动机。如学生为了父母的奖励而学习。内部动机对个体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中能否体现出创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个体的内部动机水平较高,就会主动提出任务积极地

4、对当前情境以及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搜索以产生各种可能的反应;即使受到外部刺激的干扰仍会保持开放心态,能够敏锐地知觉到刺激中较为隐蔽的与解决问题有关的重大线索,敢于冒风险,富有挑战性,思维新颖、独特、流畅,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玛布丽的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内部动机对人的创造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克罗切菲尔德的研究也指出,高水平的内部动机是杰出的创造型人才的工作特征。内部动机有利于创造性,而外部动机则有害于创造性。内部动机是沉浸于工作的动机,在内部动机驱使的活动中,创造性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心理学家威廉姆斯(F·E·William

5、s)认为,学生的创造行为不只是发散性认知能力,还包括所谓的“情意”特征:好奇心、冒险性、挑战性、想像力。[1]这些因素都是与个体的内部动机有关的因素。外部动机是渲染于自我的动机,它是外界压力的体现,直接指向于为团体所接受和所赞赏的目标以及避免被抛弃和被惩罚的目标,它使解决问题本身成为次要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容易体会到情境潜藏的威胁,对威胁表现出焦虑;焦虑的产生使个体的认知过程受到削弱。思维变得不灵活,洞察力变得不敏锐,难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克罗切菲尔德指出:“屈从于压力,会在身上诱发各种与创造过程不相谐调的动机”。个体的活动若受内部动机所

6、驱使,就能获得足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创造性孕育成长的适宜土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个体发挥创造性的先决条件。[2]而外部动机则会诱发心理紧张,使个体情感压抑,会扼杀人的创造性。二、对内部动机的认识学习的内部动机是一种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但是学习的内部动机不是自生的,它只有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因而它主要的获得,也有赖于特定的学习经验。正如爱好学数学的学生,刚开始对数学的学习往往是一种好奇,在多次成功的经历后,对数学产生了稳定、浓厚的兴趣。因此,学生的内部动机需要培养,需要利用各种外

7、部手段去激发,最终让学生在成功之路学习的快乐中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内部动机。学习的内部动机只起催化剂的作用,并非参与学习过程中认知相互作用。学习内部动机是通过努力,增强注意力与持久性以及对学习活动的及时准备,来促进学习中认知的相互作用,它并不影响认知结构中观念的可利用性、稳定性和清晰性,也不影响学习材料的可分辨性。因而不能将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差,学习效果不好,简单地归结于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应注重教育过程中内在问题的挖掘,从多方面去寻找原因,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是面向全体学生。正如有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是因为课堂讲授枯燥无味,或者严重

8、脱离学生的知识层面,导致学生学而无获,最终失去学习兴趣。因而,不能以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为由,忽视教育中真正问题的挖掘。三、培养和激发内部动机应该注意的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