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情况的调查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情况的调查

ID:19351277

大小:8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1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情况的调查_第1页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情况的调查_第2页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情况的调查_第3页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情况的调查_第4页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情况的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情况的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情况的调查刘琼高毅功周娴江秀媚赵萍何俊哲邓楷(指导教师:魏钢)一、调查概况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重庆市作为全国唯一的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省级实验区,肩负着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任务。乡镇是我国农村的基层组织,和谐乡镇的建设,对于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解重庆市和谐乡镇的建设情况,2009年7月,我们组织了对重庆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情况的调查。本次调查采取了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访谈三种方式:1、实地调查。包括:收集太和镇在和谐乡镇建设方面的做法及文献资料;采取个别交谈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走访太和镇亭子村村民,了解村民的看法;考察当地群众的生活现状;参观合川区太和镇丝绸有限公司,了解在2009年金融危机中太和镇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2、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和谐乡镇建设情况,群众对和谐乡镇建设的关注程度,群众了解国家和谐乡镇建设相关政策的途径,村民对村干部换届选举的程序及结果的看法

3、,镇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状况等。本次调查共向群众发放问卷109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和职业构成分别为:男性65人,女性40人;20及20岁以下的23人,21到40岁的36人,41到60岁的25人,61以及61岁以上的21人;务农49人,个体户26人,工人6人,其他职业24人。3、访谈:除通过与村民交流外,重点走访了太和镇镇长杨云良和团委书记、亭子村村长和书记,了解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的情况、问题和规划。二、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的基本情况(一)太和镇的基本情况太和镇是全国重点镇之一,是重庆市经济百强镇、中心镇和商贸示范镇之一,是合川区内最大的城镇、规划建设的

4、三个小城市之一,是传统的蚕桑之乡。城镇建成区3.8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9.5%。2008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89904万元,同比增长18.8%;税收24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43万元,同比增长8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64万元,同比增长22.0%;地方财政收入2067万元,同比增长110.1%,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919元,同比增长20.0%。经济持续发展。太和镇现有重啤六厂、太和丝绸公司、天洲丝绸公司、富金坝发电厂等大中型企业10余家。2008年第一产业总产值12721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值42382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34801万元。太和镇是重庆市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生

5、猪生产基地,有桑树1200万株,成片桑园10000亩,林地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2008年产蚕茧113吨,蔬菜25042吨,水果1278吨,出栏生猪74183头,形成蚕桑、蔬菜、水果、生猪、林业五大绿色生态农业和“9米市胡萝卜、伍家冬瓜、长流丝瓜、小河地瓜、佛盐西瓜、东南黄桃、国安柚子、鱼箭甘蔗”等品牌农产品。交通设施改善。太和城镇距合川城区36公里,离潼南县城35公里,距国道212线18公里,是“遂、南、广、合”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合川至潼南的二级公路渭潼路穿镇而过,镇域内公路已成网络,有县级道路4条33公里,镇级道路4条30.6公里,村级道路88条185公里,三级汽车站1座;遂

6、渝快速铁路横贯境内20余公里,设有三级客货站;太和镇内涪江通航水域40公里,设有客货运码头1个,小甄子等水码头14处。自然资源丰富。40公里涪江穿境而过,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建有装机容量6万千瓦的富金坝电站和装机容量410千瓦的小型发电站1座。镇域内有溪流15条,水库5座,山坪塘752座,蓄水量达594万立方米,河沙和石材储藏量达100万立方米。在古山、小河、亭子村已钻探出天然气井3口,日产量可达15万立方米,天然气入镇管网已建成。涪江在镇域内蜿蜒曲折的水体和富金坝半岛及库区,构成优美的景观带及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为太和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历史文化悠久。太和镇始建于清乾隆13年

7、(1748年),原名太和场,俗称大河坝。太和镇地杰人灵,上世纪初,张森楷在太和创办四川蚕桑公社,开创四川地区的蚕桑丝绸实业;亭子村周吉可烈士为红十五军创始人和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太和镇古楼山出土的合川马门溪恐龙是中国恐龙群中最闪亮耀眼的明星;东南桃花庄是近年来开发的特色乡村旅游精品和宜居的新型农村生态社区。(二)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的思路和措施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太和镇和谐乡镇建设将依据重庆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