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基础研究

信息学基础研究

ID:19357172

大小:19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1

信息学基础研究_第1页
信息学基础研究_第2页
信息学基础研究_第3页
信息学基础研究_第4页
信息学基础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学基础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学基础研究本专题涉及较多的内容,因为论文集篇幅规定,本文是作为《信息学基础研究》的“绪言”来撰写的。邹晓辉519125广东珠海井岸桥东恒美花园15-2栋201号0756-5505041qhkjy@yahoo.com.cn【摘要】信息学基础研究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前提下集中论述(信息的)内容(意)、形式(文)、本质(义)等问题,并在信息形式化、部门信息学以及一般信息学等领域提出“语义、信息与智”的统一理论(框架).文章主要探讨信息概念(定义和分类)并采用协同智能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当前有代表性的几个较为典型的信息观和方法论作了点评。【关键词】一般信息学,协同智能科学,语义三棱,信息方程

2、,基础研究特别说明:本文不仅参考“潜科学网站”信息专栏和“前沿科学”学术期刊以及“熵、信息和复杂性网站”而且还对信息科学交叉研究学术研讨会(2005北京)文选的论文以及“潜科学论坛”对话中本文作者发现的几个问题给予了点评。在此,向有关作者(如:邬焜、徐光宪、姜璐等)、译者(如:刘刚)和对话方(如:鲁晨光、陈雨思、金玉成等)一并表示致谢!一、引言最近几年,信息形式化和部门信息学诸学科,取得了很大进展。首先,基于“奈魁斯特、哈特莱及申农的通信信息理论、维纳的控制论和图灵及冯诺依曼的数字计算机理论”而发展的信息形式化数字技术,已为通信、自动控制和计算机工程实践所证明,非常有效。接着,数字技术

3、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部门信息学相关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其景象如雨后春笋,其结果是信息学科化,其影响十分广泛。在形式信息革命大潮下,学界活跃分子不禁纷纷反思:信息为何如此神奇?日常生活通用的信息概念与各个科学领域专用的信息概念能统一吗?一个人,除了熟悉本领域专用的特殊信息概念之外,对其他领域的特殊信息概念和公共领域的一般信息概念是否也都可界定清楚呢?于是,哲学领域信息学转向呼之欲出,科学领域统一信息理论以及信息科学交叉研究领域一般信息学也应运而生(酝酿中)。与部门信息学的发展相比,一般信息学的进展却相当迟缓,很多重要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如:信息哲学提出:信息、语义、智(含:智慧

4、、智力、智能)等概念需要系统阐述,统一信息理论提出:部门信息学与一般信息学的关系需要清晰界定,信息科学交叉研究提出:一般信息的概念、原理及方法也需要系统研究。处于一般信息学前沿,既要明确常识到部门信息学和相关技术领域的信息概念,还要探究哲学、科学学乃至艺术等领域的信息概念。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语义、信息与智”的统一理论(框架),试图探究信息的内容、形式、本质等基础和核心的理论问题。同时,对当前信息科学交叉研究领域普遍存在几个认识误区,提出简明扼要而又富有启迪或值得深思的意见或建议。希望这一信息学基础研究成果对一般信息学理论探索者们有抛砖引玉之功效!欢迎同行多提宝贵意见!不当之处敬请

5、指正!二、正文1.信息学基础研究立足于协同智能的科学信息观、方法论和相应的信息处理原理及方法。我认为:无论是人类智力,还是人工智能,其实就是指信息处理能力。继人类与人工智能之后出现的协同智能在互联网及计算机辅助的自然人和软件工程支持的计算机之间互助互补的基础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知识信息处理方法及产品广泛普及的现象,就是通过人类的自然之智与人工之智“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高度协作、优化互动”的融智原理、方法及实例而得以体现出来的,具体表现为人机交互作用(HumanComputerInteraction)。融智信息观(集中探讨“信息的内容、形式、本质”)是基于协同智能而表达的“语义、信息(含

6、:知识、语义信息、数据)与智”的统一理论(框架)。融智方法论(集中探讨“间接形式化和一体化管理”)是发现并补足了在还原论和整体论之间长期缺乏中间环节——域位论之后而发展起来的协同智能方法体系(统一的理论框架)。融智信息处理原理及方法,就是协同智能系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的原理以及知识信息数据处理方法。互联网及计算机辅助和软件工程以及人机交互作用可视为其发展的初级类型。8我还认为:信息学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因此,我所进行的信息学基础研究,始终是沿着应用基础、工程基础、理论基础(简称:三基)三部曲进行的。因此我的研究成果,首先由一种知识信息信息处理方法及产品的发明(1997-20

7、00)而获得实质性进展,进而提炼出理论。正如科学革命史一书的作者科恩所总结和预言的那样,我亲身体验“思想革命、口头革命、纸面革命”的过程。经过2000-2005六年尝试,我感受到“科学革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采用知识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和信息学理论融“三基”于一炉的系统工程,其困难可想而知。更不用说担当知识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工程总体方案或蓝图设计者这样的艰巨任务。于是2006年我决定把工作重心收敛到“纸面革命”的过程控制上并突出人机交互过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