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甘蔗调研报告

陇川甘蔗调研报告

ID:19360766

大小:4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1

陇川甘蔗调研报告_第1页
陇川甘蔗调研报告_第2页
陇川甘蔗调研报告_第3页
陇川甘蔗调研报告_第4页
陇川甘蔗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陇川甘蔗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陇川甘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产业经济研究室)陇川县地处我国边疆,甘蔗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甘蔗产业能否健康稳步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政治稳定。2010年4-7月,在德宏综合试验站和陇川区域推广站大力的支持和协助下,产业经济研究室成员对陇川的甘蔗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了二次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汇总如下:一、陇川甘蔗总体现状(一)甘蔗产业稳步发展陇川县的甘蔗种植区域目前主要分布在八个乡镇(章凤镇、景罕镇、城子镇、清平乡、护国乡、王子树乡、勐约乡、陇把镇)和一个农场内——陇川农场。近年来,陇川县立足区域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大力发展甘蔗产业

2、,甘蔗产业呈稳定发展趋势。以下是近几年陇川甘蔗发展情况:图表1:陇川近5年甘蔗种植面积图表2:陇川最近5年产量情况:(二)种植模式以传统模式为主兼具新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试验,陇川县逐渐摆脱了以往那种单一种植甘蔗的传统模式,在州甘科所和当地甘蔗技术推广站的技术支持下,甘蔗种植逐渐发展成为甘蔗套种玉米,甘蔗宽窄行间套种马铃薯新的发展模式,且经济效益显著,现该模式正在推广中。据调查,2008年该县实施完成甘蔗宽窄行种植示范样板707亩,完成套种马铃薯415亩,涉及农户59户(其中:章凤镇102亩、12户,景罕镇313亩、47户),马铃薯于4月底至5月初收挖,最高亩产达

3、1250公斤,最低亩产600公斤,平均亩产824公斤。2009年,该县实施甘蔗套种玉米示范样板317亩,甘蔗设计单产7500公斤,玉米设计单产150公斤。(三)品种结构针对陇川甘蔗品种的多、杂乱和早、中、熟搭配不合理的现象,整合品种结构,加快粤糖、新台糖等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品种结构日趋合理,良种品种覆盖率得到巩固和提高。据调查,2009/2010年榨季全县甘蔗品种有16个,良种覆盖率92.7%,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品种有5个。(四)加强技术支撑近年来,陇川县针对糖料蔗主要以旱地种植为主的特点,选准科技兴蔗突破点,以实施甘蔗提质增效工程为载体,以良种工程为切入点,加

4、大了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了甘蔗生产粗放栽培,广种薄收,低产低效的现状。围绕甘蔗规范化栽培技术和农田机械化作业的推广。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好甘蔗病虫害防治工作。(五)龙头企业发展强势陇川现有糖厂两座,即陇川糖厂和景罕糖厂。其中,陇川250吨机制白糖厂1961年建成,1979年,在改造原250吨/日压榨机的同时,新建了一列500吨/日榨的机组。1980年起又对煮炼、清净、锅炉等几个主要车间进行了技术改造,日榨量达1150吨以上。1989年7月15日至1995年1月5日,进行第二次技改,日榨量达1900吨。2006年陇川糖厂在原来基

5、础上进行第三次技改扩建,改造后的陇川糖厂生产规模达到日榨3000吨以上的加工能力,年可以加工甘蔗45万吨,每年缺口甘蔗原料10万吨左右。景罕糖厂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81年新建成的日加工能力500吨的机制白糖厂。1985年扩建成加工能力2500吨/日,当时是云南省最大的机制白糖厂。1998年再次扩建成日加工能力5500吨。1996年投资880万元,新建了一条年产精制白糖10000吨的生产线。2003年英茂公司接手后,通过技术改造,日榨规模达到7000吨,景罕糖厂现已成为西南地区综合规模最大的糖业企业之一。两座糖厂的建立,有力的带动了当地甘蔗产业经济的发展

6、,特别在上缴利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两家制糖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不断提升,为全省同行业先进水平,白砂糖平均生产成本低于全州,全省平均生产成本,制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强。二、甘蔗发展环境(一)政策保障在中央支农惠农的政策下,云南省政府的重视下,陇川县不断加大对甘蔗发展的投入。随着省政府对陇川甘蔗“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将进一步加强陇川甘蔗产业发展的基础,为甘蔗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德宏州委州政府把甘蔗产业确立为巩固和提升的支柱的产业,先后出台各项措施,使陇川甘蔗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有了很大的保障。(二)自然资源陇川是一个多民

7、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农业县,属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有四季不明显,干湿分明、湿热同季的特点,光热资源充沛、降水适中、水田资源丰富,十分适宜甘蔗生长。陇川全县现53%的耕地用于甘蔗生产。(三)区位优势陇川地处德宏腹地,形成了对内瑞龙、遮陇二级公路、梁陇公路贯穿全县,对外直通缅甸八莫的交通网络,交通发达,在物流时机和供求节奏上有一定市场先机。位于陇川的章凤口岸,是国家级二类通商口岸,比邻缅甸国家级口岸雷基,为陇川甘蔗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尤其是走向东南亚市场打开了渠道。(四)产业优势“十一五”以来,国家先后在陇川进行了甘蔗糖料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加强了蔗区的基础设

8、施的建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