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

ID:19365915

大小:32.8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01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_第1页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_第2页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_第3页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_第4页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类型  篇一:封建社会三种土地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  请问这三种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19491956  19491978  19521956  19561978  答案是C君主制于1912年灭亡,君主私有土地制也在同时,排除A、D,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一切土地公有,所以自耕农私有土地制也应该在那时候消失,故排除B,选择C。  封建社会三种土地制度的区别与联系封建土地制度主要存在有三种形式: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是由封建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土地的一种制度。它是封建社会时期土地制度的一种特殊形  式,一般只存在于一个封建王朝的初期,如北魏、隋、唐的均田制;曹魏、明、清的屯田制等。这种土地制度在封建王朝初期起着调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的作用。但到了这个封建王朝的中后期,封建政府无田可分的时候,两大矛盾就尖锐至不可调和,农民起义便来了??如唐朝的“均田制”,王莽的“王田制”,实际也是一种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它的失败证明,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不适合存在于一个封建王朝的中后期。在中后期,政府要实

3、行这种土地制度,就必须剥夺地主(主要是  大地主)的部分土地去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是大地主所必然强烈反对的。同时,期盼土地的农民又得不到土地。这样,三者之间矛盾尖锐,这个王朝便该寿终正寝了。宋代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唐朝杨炎的“两税法”、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等,虽不似“王田制”那样激烈,但实际上也是要限制大地主获得更多的土地,保证个体农民的土地数量,这是注定要失败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它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经济基础。因此,从根本上  看,封建政府是要全力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这样,在任何一个封建

4、王朝,地主占有的土地都会越来越多,这便是土地兼并。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会出现土地兼并,而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要抑制土地兼并。因为不抑制土地兼并,政府收入就会减少,农民就要造反。但抑地兼并,连地主都要“造反”。可见,土地兼并是一个封建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封建个体农民(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就是这种  篇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5、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重形式)。  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  1、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1)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  (2)兴衰: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春秋后期逐渐瓦解。  (3)内容(权利与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  2、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确立。商鞅变法规定:

6、废井田,开阡陌,政府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允许自由买卖,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这种制度是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1)地主土地所有制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它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他们。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

7、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有王田制(新)、屯田制(三国)、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三种形式  ▲屯田制:  目的: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不少朝代都实行过,如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都实行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推行屯田。后来,魏、蜀、吴也都实行屯田。  基本特点和具体做法: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含有兵农合一成分  方式:这是政府或统治者组织的农民或军

8、队的开荒种地。屯田有军屯、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  1  作用:屯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