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ID:19370574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1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_第1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_第2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_第3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_第4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摘要: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品供给短缺的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判断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是否具有效率,就是分析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因此,从农村经济增长中分析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是具有意义的。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并就财政农业支出给出了评价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公共品;财政支出;实证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至取消农业税以来,国家在对农村财政支出也越来越多,已安徽省为例,2006年,安徽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非农户投

2、资总额为188.3亿元,2010年安徽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非农户投资总额达到654.5亿元。近年来,安徽省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投资的力度,扶持了一些有关安徽省农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和工程的建设。尽管如此,但安徽省的农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和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的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1]因此,研究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增长增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巴罗模型为基础,分析安徽省非农户固定投资也就可以说是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安徽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建立模型的理论基础  (1)农村公共支出和农村经济增长内涵的确定。公共支出又称为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履行

3、其职责而支出的费用。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持续增长,也即是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本文以安徽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作为具体的度量指标。  (2)计量模型的选择及其相关变量的含义。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的是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是通过分析各种要素贡献来解释经济增长问题。在实证分析中大家广泛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本文也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生产形势,基于巴罗的模型的基础上。则包含农业财政支出要素的农业生产函数随即回归方程就为如公式1-1所示。  Yt=AtLαtKβtGλt(1-1)  其中,At表示第t时期的技术进步

4、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是用常数和时间的函数关系来表示技术进步。Yt表示第t时期的农业生产总值,Lt,Kt,Gt分别表示第t时期的劳动投入量、农业资金投入量和安徽省农业财政支出量,α,β,λ为待估参数,α表示就业的产出弹性,β表示农业资本的产出弹性,λ表示财政农业支出的产出弹性,本文是通过估计这些参数,考察农业劳动投入量、农业资金投入、政府农业支出量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  本文采用双对数模型来建立安徽省非农户财政农业支出总量与安徽省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在先不考虑技术进步影响的情况下,公示如1-2所示。  lnYt=C+αlnLt+βlnKt+λlnGt+ε(1-2)  若

5、令MPG=YG表示安徽省非农户固定投资G的边际生产率,根据巴罗的理论,当MPG=1时,非农户投资的生产达到最优水平,也就是政府投资达到最优水平。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最优的政府边际收益也为1,若MPG>1,则会出现财政支出不足,若MPG<1就会出现财政收支过剩状况,当财政支出不足的时候,扩大财政支出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反,当财政支出过剩,减少财政支出则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  本文的数据样本以安徽省2006-2010的数据位样本区间,数据来源于2007-2011的《安徽统计年鉴》,以安徽生产总值中的第一产业值代表Y,以乡村从业人员数代表L,

6、以安徽地区农村固定资产代表K(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安徽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代表安徽省财政农业支出总量G,如下表3-1所示。  注:安徽第一产业值Y数据,乡村从业人员数L数据,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量G数据来源于2006-2010年《安徽统计年鉴》;农村固定资产总量K的数据来源于2006-201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现在运用表3-1所示数据,运用EVIEWS计量软件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数据分析。降分析结果写成标准形式如下公式1-3所示。  分析以上回归方程的详细结果,我们发现由于D.W=2.29,接近于2,所以,我们断定其中三个自变量基

7、本上不存在自相关。拟合优度R2=0.999,说明这三个解释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解释程度达到99%,解释能力较强。F=15203,因此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回归模型从整体上是显著的。三个变量的T值均比较大,可知这些值都是显著的。此外,我们还可发现:  (1)农村从业人员即农业劳动投入量的产出弹性α==19.235,这表明农业劳动投入量的变动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动的影响为负,也就是说,在当前农业资本投入量(农村固定资产)和农业财政投入(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一定的情况下,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