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ID:19374900

大小:19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01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_第1页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_第2页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_第3页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_第4页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15第1章零件的分析1.1生产类型本题目所要加工的为一阶梯状传动轴,要求批量为5000件,可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1.2零件分析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一传动轴,主要作用是支撑传动件和传递扭矩,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此轴上面有圆柱面、螺纹、键槽、平面等。考虑到加工工艺,为了在车外圆时车刀顺利退出,零件在轴肩及两端部位应加退刀槽,详见零件图。1.3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阶梯传动轴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为:①沿同一轴线的一系列圆柱面和端面,包括:Φ30,Φ35,Φ44,Φ28,Φ40,Φ32的圆柱面以及两端面;②与轴共中心线且横截面内

2、切圆为Φ16的正六棱柱的六个侧面;③M24与轴共中心线的外螺纹;④10*8*30的键的键槽。本零件加工表面主要为圆柱面,加工比较容易,其中35的圆柱面与右端面有0.04的垂直度要求,且圆柱度要求为0.01;键槽与40的圆柱面有0.03的对称度要求,要求较高,加工时要准确定位。表面粗糙度多为1.6和1.6以上的,通过半精车和精车就可以保证,只有35的圆柱面和定位轴环一侧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8,需要通过磨削来保证。“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15第2章工艺规程的设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45钢,轴的径向尺寸变化不大,因此毛坯形状比较简单,又属于大批量(年

3、产量为5000件)生产,因其主要作用是传递力矩,需要有强度保证正常工作,且考虑其生产批量,为了提高生产率,故采用模锻件,具体尺寸在确定加工余量后决定。详见毛坯图。2.2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粗加工时,由于切削余量大,工件受的切削力也大,一般采用卡顶法,尾座顶尖采用弹性顶尖,可以使工件在轴向自由伸长。但是,由于顶尖弹性的限制,轴向伸长量也受到限制,因而顶紧力不是很大。在高速、大用量切削时,有使工件脱离顶尖的危险。采用卡拉法可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精车时,采用双顶尖法(此时尾座应采用弹性顶尖)有利于提高精度,其关键是提高中心孔精度。2.3制订工艺路线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估采

4、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工具夹,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降低生产成本。(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下料。L=494mm,D=51mm的圆柱棒料。工序2:锻造。其毛坯尺寸详见机械工序卡片。工序3:退火,原料为45钢,故选用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工序4:粗车端面L=480。工序5:粗车、精车外圆Ф24×48、Ф30×35、Ф35×57、Ф44×5、Ф28×20、Ф40×300、Ф32×15,导角2*45°、1*45°。工序6:车螺纹M24。。工序7:铣左侧正六棱柱表面,铣键槽40h8。工序8:调质处理。提高其机械性能。HBS190~230。工序9:去毛刺。工序10

5、:磨外圆Ф35使其达到零件图对粗糙度的要求。“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15工序11:终检。(2)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下料。L=1008mm,D=45mm的圆柱棒料。工序2:锻造。其毛坯尺寸详见机械工序卡片。工序3:退火,因原料为45钢,故选用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工序4:粗车外圆Ф24×48、Ф30×35、Ф35×57、Ф44×5、Ф28×20、Ф40×300、Ф32×15。工序5:车端面。工序6:精车外圆Ф24×48、Ф30×35、Ф35×57、Ф44×5、Ф28×20、Ф40×300、Ф32×15,导角2*45°、1*45°。工序7:调质处理。提高其机械

6、性能。HBS190~230。工序8:去毛刺。工序9:铣左侧正六棱柱表面,铣键槽40h8。工序10:车螺纹M24。工序11:磨外圆Ф35使其达到零件图对粗糙度的要求。工序12:终检。(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端面然后已此为基面加工外圆,而且车外螺纹在铣棱柱端面之前;而方案二先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中心孔,然后以中心孔为精基准精加工外表面,并且将车螺纹放在最后磨削之前。经过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二更能保证其精度。综合螺纹加工及机床和刀具更换等因素,最终所得的具体的工艺过程如下:工序1:下料。L=1008mm,D=45mm的圆柱棒料。工序2:锻造。

7、其毛坯尺寸详见机械工序卡片。工序3:退火,因原料为45钢,故选用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工序4:粗车端面。工序5:粗车、精车外圆Ф24×48、Ф30×35、Ф35×57、Ф44×5、Ф28×20、Ф40×300、Ф32×15。倒角2×45°工序6:铣左侧正六棱柱表面,铣键槽40h10。工序7:调质处理。提高其机械性能。HBS190~230。工序8:车螺纹M24。工序9:磨外圆使其达到零件图对粗糙度的要求。工序10:去毛刺。“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15工序11:终检。以上加工方案比较合理,下面对其各个工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