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和其对气候影响

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和其对气候影响

ID:19380142

大小:73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4

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和其对气候影响_第1页
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和其对气候影响_第2页
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和其对气候影响_第3页
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和其对气候影响_第4页
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和其对气候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和其对气候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宁夏新高考地理考点解读与能力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考点八.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解读】全球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理解它们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可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关注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

2、个个气压中心。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一般模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这里的夏季和冬季指北半球)。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3、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以及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跨过赤道偏转而成)等。  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一)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如图6-1)

4、冷却高低高低高低等压面(线)受热受热图6-1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④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5、: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2008年宁夏新高考地理考点解读与能力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见下图6-3);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见下图6-4),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见下图6-5)。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见下图6-6)。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

6、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要认清影响风向的三种力的相互关系(见表6

7、-1)作用力概念方向大气运动与等压线的关系摩擦力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与风向相反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过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地转偏向力由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力与风向垂直在未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沿垂直于等压面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在自

8、转的地球上不存在2.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2008年宁夏新高考地理考点解读与能力训练第一部分自然地理风理想状态高空风近地面风作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与等压线平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