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

ID:19386697

大小: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1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_第1页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_第2页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_第3页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_第4页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_第5页
资源描述: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2、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3、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4、领略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5、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离情。【教学重点】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鉴赏。【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知识预热】了解词的发展史(起源、发展、风格、流派),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掌握词这

2、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点。1、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餘)、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2、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               按字数分为:单调——一片    

3、           小令——58字以内双调——两片(阕)            中调——59~90字三叠——三片               长调——90字以上四叠——四片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让我们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好景色。二、走进作者――柳永。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亦被称作“柳屯田”。与长兄三复,次兄

4、三接,皆为进士,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柳永年轻时到汴京应试,常出入歌楼舞馆,为人狂放不羁,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他是宋词“婉约派”6的宗师,是北宋致力作词的第一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师的慢词,发展了铺叙的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诗》,收词近200首,其中《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都是千古不朽的名作。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以真挚敏感的心灵和一腔真情,为古往今来的读者营造了一个个温馨的情感世界

5、,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被后人誉为婉约派的宗师。通俗是柳词的特点,他继承了民间词的风格,“凡有井水外,即能歌柳词”,可见其影响之广泛。词发展到宋代,受五代文风的影响,也为适应歌舞升平的社会需要,词风婉丽,盛极一时。才情卓异的柳永长期混迹于歌女中,于是创作了大师表现男女离情别绪和悲叹个人沦落江湖的作品,成为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之一。三、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字释词。四、背景引入:《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京城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想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

6、投赠他,并使其在青楼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五、诵读思考用4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自读时结合注释了解词的大意并思考:本词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钱塘”的繁华?明确:钱塘的繁华的表现: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六、品味语言,探究鉴赏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2、“

7、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得好?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3、词的上阕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角度来写的?4、词的下阕是从几个方面抒写杭州风貌的?【交流成果】1、上阕主要描写杭州山水之美丽,城市之繁荣。写法上层层铺叙,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入。各句均有不同侧面:东南形胜——从地理角度三吴都会——从都市角度  (概括)钱塘自古——从历史角度“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侧重刻画“形胜”;“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侧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这几句具体描写了杭

8、州的繁华与美丽。2、“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达了钱塘江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