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历史演变和现状比较

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历史演变和现状比较

ID:19390199

大小:8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01

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历史演变和现状比较_第1页
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历史演变和现状比较_第2页
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历史演变和现状比较_第3页
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历史演变和现状比较_第4页
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历史演变和现状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历史演变和现状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历史演变和现状比较  本文在简要回顾中国科学史的基础上,介绍一些近年研究的内容,肯定中国科学令人乐观的进步,并讨论可能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中国优秀论文总量仍不到世界的百分之一,低于中国经济在世界所占的百分比、也不能适应中国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国科学的规模需要相当程度的扩大、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科技还存在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中国科学历史上的优秀例子  一个国家科学研究状况可以近似地由发表论文的情况所反映。以下,本文主要从生命科学的研究来讨论中国科学的情况,一方面这是我有一定判断力的领域,另一方面生命科学是科学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反映科学主流

2、。讨论中国论文发表情况前,先谈两个背景:中国科学的历史情况,优秀科学和著名杂志的关系。奠定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是二、三十年代协和医学院生理系林可胜(RobertKSLim)和生化系吴宪(HWu)。他们不仅自己研究出色,而且培养和带领了其他研究者。林可胜在胃肠道生理和神经生理有优秀工作。1942年,他在中国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近代历史上第一位被世界科学界推崇的华裔科学家。1965年,他在美国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当时华裔美国院士有:物理学家吴健雄(1958)、数学家陈省身(1961)、应用数学家林家翘(1961)、物理学家李政道(1964)和杨振宁(1965)。其中只有林可胜主要工作是在

3、中国做的。吴宪在生化和营养方面有出色的研究。他在哈佛留学期间对血糖分析方法有重要改进,回国后研究蛋白质变性达世界领先水平,他的妻子严彩韵和助手刘思职等参与这些工作。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者、先后在燕京和北大的李汝祺于1923年至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摩尔根(ThomasMorgan)小组作研究生,他本人以及与摩尔根的杰出技术员布理基斯(C.Bridges)合作研究了染色体畸变对果蝇发育的影响,1927年他在第一期《遗传学》杂志发表的论文,确定了包括一个叫Notch的基因的致死期,而Notch至今仍然是发育遗传学家们的重要研究对象。药理学家陈克恢(KKChen)于1923到1925年在协和医

4、学院药理系短期工作。他从中药麻黄中提取和研究麻黄素,其中对麻黄素的药理作用是他成名世界药理学界的工作。他的发现是中国药学家对世界的一个贡献:一般西方现在日常用的感冒药里都有他研究的药物成分,中药如此成功地成为西药的例子迄今还是很少的。1925年后他再到美国学医而获医学博士学位。以后,成为美国大药厂礼莱药厂的研究部主任和美国药理毒理学会理事长,而他最有名的工作还是他在协和做的。植物生理学家李继侗和学生殷宏章在南开大学的研究发现了光合作用的瞬时效应,他们的论文1929年发表在英国《植物学志》,70年代仍为美国的同行列为光合作用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工作。植物学家罗宗洛对作为植物氮源的硝酸盐和铵盐的比

5、较研究,得到了有应用价值的结果。先在协和、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所的冯德培,对神经传递有重要研究、他在30年代对神经可塑性的开拓性研究多年来被哥伦比亚大学肯得尔(EricKandel,Page17of172000年诺贝尔奖得主)推崇,1986年冯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30年代协和生理系的张锡钧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和乙酰胆碱递质作用有重要研究。以后在中科院细胞所的庄孝惠,他在30年代对胚胎诱导的研究工作到90年代还被英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引用过。这些早期中国生命科学家的研究除了吴宪起初是发表在《生物化学》上以外,多数都发表在英文的《中国生理学杂志》上。因为他们研究的水平,这个杂志受

6、同行重视,如当时在澳大利亚的神经生物学家(以后的诺贝尔奖得主)埃科斯(JohnEccles)也读《中国生理学杂志》,吴宪在这个杂志的文章也被《自然》介绍。  50到70年代的三十年里,中国大陆科学家一般不被允许到国际杂志发表论文。而台湾科学力量单薄。大陆有些好的工作,没有在国际杂志发表。包括:1955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飞凡等用鸡胚接种方法从沙眼病人的眼结膜刮屑物中分离培养到沙眼病原体;1958年到1965年合成胰岛素(参加者有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所、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等,组织者包括王应睐,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为钮经义、龚岳亭、邹承鲁、杜雨苍、季爱雪、邢其毅、汪猷、

7、徐杰诚;其中汪猷和邢其毅等负责合成A链、钮经义和龚岳亭合成B链,邹承鲁、杜雨苍等使单独合成的两链结合起来;这项工作在60年代就为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肯德鲁爵士(JohnC.Kendrew)和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梯瑟留斯(A.Tiselius)等高度评价;梯瑟留斯曾说:“你们能从书上学到原子弹的知识,但学不到人工合成胰岛素”);生化所曹天钦对原肌球蛋白的研究和球蛋白轻链的发现;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