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小学品德和生活、品德和社会教学常规

宁波小学品德和生活、品德和社会教学常规

ID:19408621

大小:19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22

宁波小学品德和生活、品德和社会教学常规_第1页
宁波小学品德和生活、品德和社会教学常规_第2页
宁波小学品德和生活、品德和社会教学常规_第3页
宁波小学品德和生活、品德和社会教学常规_第4页
宁波小学品德和生活、品德和社会教学常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波小学品德和生活、品德和社会教学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宁波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常规(试行稿)(2009年起试行)《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活动性的特点。其基本理念分别是:《品德与生活》基本理念《品德与社会》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

2、活之外。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3.要诊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4.要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与有效性是本课程的追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要努力体现以上的课程特点和基本理念。为了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课程理念、实施要求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有关课堂教学建议,提出以下实施细则。一、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教学准备

3、要求做到以下6条:第1条学习课标。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思路,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第2条钻研教材。通读《品德与生活(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与目标。第3条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保护童心,有效地开展教学。第4条制定计划。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整体设计、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与学校活动、少

4、先队活动协调后,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第5条开始备课。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结合。根据课程设计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单元目标。然后进行课时备课,明确每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等,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13提倡集体备课(每单元至少一次)与提前备课(提前一周)。第1条编写教案。教案是针对课的具体设计。课时教案设计不论详简,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课题;(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方法和媒体设计方案;(5)板书设计;(6)课后延伸活动设计方案等。二、教学实施教学实施过程是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则是

5、课程设置的意义所在。教学实施过程也在考量一个教师的水平、能力与责任心。教学实施要求做到以下9条:第2条落实课前准备。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课前准备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第3条实现教学目标。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解决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三维目标。第4条科学利用教材。合理使用教材的“提示内容”、“实践园”、“辨析角”、“故事屋”以及“体验园”等栏目内容。充分发挥好它们的教育教学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第5条开发课程资源。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

6、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从各种渠道努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第6条创设教学情境。努力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结合情境设计具体、明确的活动情境与问题。活动情境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思考、探究和体验。情境的创设与媒体的利用要适度、有效。第7条优化活动环节。可以选择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如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游戏、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活动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提高。第8条营造互动氛围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要营造民主、平等

7、的课堂氛围。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效利用生成资源,合理调整教学预设。板书设计应层次分明、书写工整,突出要点。第9条合理布置作业根据学习主题的需要布置行为练习、资料搜集和阅读调查访问等课外延伸活动。课外延伸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实践性活动需要考虑可操作性与安全性。三、学习评价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学习评价要求做到以下4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