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

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

ID:19408956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2

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_第1页
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_第2页
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_第3页
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_第4页
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邓小平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思想探析一、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党内民主,是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表达意愿、主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管理党内事务的制度。党内民主制度表现为:一是制度形式,如党员的基本权利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委会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二是机制形式,如党的权力运行机制、党的决策机制、党内监督机制和党员权利保障机制等。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邓小平对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作了十分精辟的论述。(一)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党能够取

2、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认为,关键在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但是,从1958年批评“反冒进”、1959年“反右倾”以来,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极其深刻,究其原因在于,民主集中制还没有成为严格的制度。(二)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邓小平曾深刻指出,我们党是执政的党,宪法上明确规定了

3、党的领导地位,“党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受监督,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他尖锐地提出,“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另一种是以权利制约权力。对党员来说,以权力制约权力,就是通过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关--党的代表大会,对党的各级委员会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以权利制约权力,就是通过党员行使各项民主权利,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权利制

4、约监督功能,邓小平强调,要保障“党员在党的会议上或者党的报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自由的、切实的讨论的权利,对于党员在党的会议上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工作人员的权利,党员向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到中央委员会提出声明、申诉和控诉的权利。(三)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障邓小平认为,为了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在我们党内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他强调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统一;没有集中统一,党就没有战斗力。我们党

5、要永远保持集中统一。这样的党,才真正有战斗力。但是,只有在民主基础上,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这样一个统一的党,有纪律的党,有战斗力的党。”他提出,党的团结统一,一是要在党内建立平等的同志关系,“不论是担负领导工作的党员,或者是普通党员,都要以平等态度互相对待,都平等地享有一切应当享有的权利,履行一切应当履行的义务。”二是要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上级对下级不能颐指气使,尤其不能让下级办违反党章国法的事情;下级也不应当对上级阿谀奉承,无原则地服从,‘尽忠’。”(四)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前提条件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

6、报告》中,邓小平指出,保护和扩大党员的民主权利,“不但可以大大激发广大党员在党的纪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在工作中充分集中群众智慧,运用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且可以使许多惯于墨守陈规、惯于不尊重党员群众创造性的领导人员,学会改变自己的作风,从而促进党内民主的高涨”。但是,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的缺失,会造成在党内“好的意见不那么敢讲,对坏人坏事不那么敢反对”现象的发生,造成党内权力高度集中的官僚主义的存在。因此,邓小平提出,为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宪法和党

7、章规定的公民权利、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二、党内民主制度缺乏的弊端及其危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邓小平系统阐述了党内民主具体制度的缺失造成的主要弊端,即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指出产生这些弊端的根本原因在于党内政治生活中没有形成严格的完善的制度。(一)权力过分集中及其危害邓小平把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界定为,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

8、成个人领导。由于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使得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做出决定,而少数有权的人则负担过重,造成的危害有“三个必然”:一是必然造成官僚主义;二是必然要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