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民间信仰文化演示文稿

成都民间信仰文化演示文稿

ID:19415191

大小:2.03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8-10-02

成都民间信仰文化演示文稿_第1页
成都民间信仰文化演示文稿_第2页
成都民间信仰文化演示文稿_第3页
成都民间信仰文化演示文稿_第4页
成都民间信仰文化演示文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都民间信仰文化演示文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都民间信仰文化李勇先一、什么是民间信仰中国是一个多神信仰的国家,除佛道二教以外,民间信仰也很普遍,并形成了以神灵为中心的民间信仰体系。所谓民间信仰,就是相对于正式宗教信仰外在一定时期内广泛流传于民间或者为多数社会下层民众崇信的鬼神信仰,传统的神观念是民间信仰的主体,而鬼观念是民间神产生的深厚土壤,神鬼观念最集中地表现出中国民间信仰的诸多特点。二、五代两宋时期成都民间信仰的特点五代两宋时期,是中古社会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封建经济、文化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民间信仰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相当多的民间信仰观念就定型在那个时代。在传承前代民间信仰的基

2、础之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含蕴着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其中不少神祗还发展成为具有全国性的民间信仰。随着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深和人口流动的频繁,外来神祗和少族民族地区神祗的信仰也在成都地区得以流行。同时,随着佛道二教对成都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使得成都民间信仰与佛道两大宗教有着广泛的交融互渗和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成都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五代两宋时期成都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神崇拜、守护神崇拜、行业神崇拜、人格神崇拜等几个方面。一是自然神崇拜。在五代两宋时期,成都自然神灵信仰既有其普遍性,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具有代表性的

3、自然神信仰主要有龙神和江渎神信仰。(1)龙神信仰龙是古代祥瑞的象征,传说具有兴云致雨的本事,往往天旱未雨,民间多于龙祠祭拜,以获灵应。成都的龙神信仰,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据说高骈修筑成都城时,有龙女祠灵异,高骈乃移于城外。前后蜀时期,皇帝曾在此祈雨灵验,封龙女为睿圣夫人。宋代成都龙神信仰成风。如宋真宗天禧三年,成都大旱,时太守赵稹遍求附近道观寺院而无果,最后来到龙女祠祷雨,结果“是岁丰登”。于是人们对龙女神更加崇拜,修葺龙女祠。据不完全统计,宋代成都即有供奉龙神的祠庙6所,另外还有龙坛、善应庙等,都是祭祀龙神的场所,成都各地龙神还受到朝廷的封赐。从中可见宋

4、代成都龙神崇拜非常普遍。(2)江渎神信仰江渎神也是成都民间的重要神祗。早在周代,四渎就曾作为河川的代表受到天子的祭祀。《礼记·王制》记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禹贡》曰“岷山导江”。当时人们称岷山为渎山,是大江之源,所谓“岷之山腾为东井之精,江实出之”。由于“江发于岷,会于海,广溉遐浃,地产美厚,惠大固不可负”,故“其为报之礼所宜重”。古者诸侯祀其境内名山大川,典至重也。秦并天下,遂“立江水祠于蜀,至今岁祀焉”,作为祭拜江神的地方,江水祠即江渎祠。自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皆以江渎神作为川神的象征加以祭拜,以祈求天下江河安流,民阜物

5、丰。如汉宣帝时官方规定祭祀四渎,唐天宝六载,赐四渎封号,封江渎为广源公,命太守每年于成都祭祀。历代封建王朝皆以江渎神作为川神的象征加以祭拜,以祈求天下江河安流,民阜物丰。五代前蜀时,王建永平四年十二月,改元通正,时大霖雨,祷于奇相之祠。《广雅·释天》云:“江神谓之奇相。”则奇相祠即江渎庙。到宋代,对江渎神的信仰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宋乾德三年平蜀,乾德六年(即开始宝元年,968年)“诏举唐祀典,以立夏日祭江渎于益州”。庆历五年(1045)春,知州文彦博“立夏斋祭,又祷雨,屡至庙下”。二是地方守护神崇拜地方守护神主要是指后土、城隍、土地神、福禄寿喜神、生育神

6、、财神、灶神等等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神祗。五代两宋时期,随着成都民众对地方利益的认同感逐渐增强,在信仰习俗上具体表现为对土地、城隍等地方守护神的尊崇臻于极盛。(1)土地神崇拜土地神作为地方的守护神,其前身为先秦时期的社神。《孝经纬》说:“社,土地之主也,土地广博,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而社神信仰又源于原始的土地崇拜。秦汉以后,抽象化的大地之神称为地祗、后土,被纳入国家祀典,由帝王专祀,而各地乡里村落则奉祀管辖范围仅限于本地的土地神。到后来,原本具有自然神属性的土地神逐渐向具有多项社会职能的地区保护社转化,除掌管农业丰歉外,还担负起保境安民的

7、重任,这一职掌到后来更不断得到强化,甚至被纳入到官方的祀典,直到宋代,土地神的信仰更加兴盛,举凡坊里、寺庙、宅室、官衙乃至王府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踪迹,成都自然也不例外。当时成都府也有土地庙,位于城北门外,民众“乐奉精至”,香火旺盛,成为芸芸众生须臾不可或离的神道。至少到五代宋时,这一典型的民间信仰又被纳入到官方“祀典”之中。(2)城隍神崇拜成都城隍崇拜也很普遍。城隍神源于古代对“水庸“自然神的信仰,是民间传说中的护城神。早在唐代,成都就有了城隍庙。前后蜀时,城隍神已经获得了王的称号。到宋初,城隍神成为朝廷正式祭祀的对象,其地位大为提高。城隍庙在宋代的成都也很

8、普遍。在彭州,州郡治所与县治同在一地,甚至出现了两个城隍庙。据《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