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观审慎的我国监管框架构建研究

基于宏观审慎的我国监管框架构建研究

ID:19420926

大小:3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02

基于宏观审慎的我国监管框架构建研究_第1页
基于宏观审慎的我国监管框架构建研究_第2页
基于宏观审慎的我国监管框架构建研究_第3页
基于宏观审慎的我国监管框架构建研究_第4页
基于宏观审慎的我国监管框架构建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宏观审慎的我国监管框架构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宏观审慎的我国监管框架构建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研究”(11&ZD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复杂网络结构下货币量值的系统性风险测控体系构建研究”(71103126)  作者简介:王璟怡(1985-),女,天津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研究。Email:jywangtj@163com  翟玮(1981-),女,天津人,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金融监管研究。  摘要:随着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的推出,国际金融监管界逐渐确立了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新理念,并得到世界各国的大力支

2、持和积极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情况,研究了我国完善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和关注点,而后在借鉴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建议。  关键词: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政策框架  中图分类号:F8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3005007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演进和爆发表明,监管需要一个新的方向,将对宏观经济风险的识别和机构监管联系在一起,并最终提供一种手段,控制信贷对经济过度的投放。因而,作为保障金融稳定、限制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政策,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着力点[

3、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市场容量等在国际上都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入开展,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对于金融稳定的诉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安全。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金融综合经营趋势的发展,对于金融系统稳定性的保障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尤其是在后危机时期,我国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过程中,都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应用。  一、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概况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金融业也在积极地探索并实践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并在与中国的金融发展和监管历史相结合的基础上

4、,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方式。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的金融体系逐渐融入世界,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在充分吸收国际监管标准精华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金融监管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逐步提高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二、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中关注的焦点  1政策的管理性——监管机构的安排  实践表明,宏观审慎管理或者自我管理并不能消除潜在的危机,甚至可能加剧系统性危机,一旦危机爆发,即使逆周期储备等的要求都会对控制危机蔓延有帮助,但是不能完全奏效,况且这样的缓解方式是违背市场压力的,所以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注入是应对危机的基本工具,或者说市场主要依靠货币工

5、具来缓解金融波动,这就意味着在管理宏观审慎金融稳定方面,中央银行必定(或者至少)是主要参与者。我国的中央银行拥有长期的金融监管实践,目前也在对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准备金率的管理,但同时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动态拨备监管指引都是由银监会制定并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的,即央行和银监会都在行使宏观审慎监管的职能,但是对于宏观审慎政策的最终责任主体,没有清晰的界定。  2政策的灵活性——规则与自由裁量  我国的金融监管大多是基于规则的制度,而且整套规则是透明的,但是事实上,对于监管规则的设计很难,规则一旦出台在短时间内也不宜频繁变动,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变迁,这些规则可能被孤立,甚至可能因为过

6、时而成为运行风险,因而对于一些工具,政策制定者需要保留酌情调整的宏观审慎政策的立场。而且就宏观审慎监管的性质而言,它是基于监管者的判断力的,政策执行者需要将其对风险的识别和判断植入到宏观审慎工具使用中,因此又是需要自由裁量的,因而我国在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过程中,需要灵活掌握,对于存款准备金率、逆周期动态拨备以及系统重要性资本附加,在推行的过程中都需要考虑以规则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调整。  3政策的持续性——固定与跨期政策  除了需要即时有效的工具,宏观审慎政策也需要跨期的工具,才能应对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的隐患,因而宏观审慎政策需要考虑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调整工具的使用,让

7、金融机构在经济繁荣时期实现更多的储备,在受到外部冲击的时候能够有缓冲资本,这种方法能够将微观审慎存款保险基金的目标,和宏观审慎保持萧条期信贷创造的目标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加有效地熨平周期波动的影响。  4政策的有效性——对于宏观审慎政策效果的质疑  我国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推进的另一个挑战,来自具体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收益,即降低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可能性,这是长期的,且不容易被衡量。但是如果实施宏观审慎政策,可能立即对金融行业的利润产生非常明显的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影响企业和个人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成本,因而可能出现宏观审慎政策的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