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笫九章-板块构造课件

普通地质学-笫九章-板块构造课件

ID:19423958

大小:2.01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02

普通地质学-笫九章-板块构造课件_第1页
普通地质学-笫九章-板块构造课件_第2页
普通地质学-笫九章-板块构造课件_第3页
普通地质学-笫九章-板块构造课件_第4页
普通地质学-笫九章-板块构造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地质学-笫九章-板块构造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十年代晚期板块构造的诞生,它标志着地球科学的革命。1968年地球科学家把板块构造学说这一系列进展和发展宣布为“新全球构造论”,它的重要性可与天文学上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和生物学上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板块构造是全球构造理论。它将各种地质作用统一到板块的相互作用这一根本性的动力之中,成功地解释了100多年来在地球上发现的许多地质事实,把地球科学的发展推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板块构造说是怎样产生?它是由《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发展而来的。第一节大陆漂移一、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大陆漂移的设想早在19世纪初就出现了。最初提出是为了解释大西洋两岸明显的对应性。1915年德国

2、气象学家兼地质学家魏格纳(1880-1930)正式提出大陆漂移说。它在《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中,不仅从古气侯,而且从整个科学领域论证了大陆漂移。大陆漂移学说提出后,受到来自固定论的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强烈反对。1930年魏格纳在格陵兰的一次科学考察中因心脏病突发,死于雪原中。在魏格纳生前,大陆漂移说没有得到广泛接受。1、大陆漂移的七个主要证据(1)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非常吻合,即南美洲和非洲可以拼接起来。(2)大西洋两岸许多浅海和陆生古生物种属相同。二叠纪内陆爬行动物中龙,分别发现在非洲和南美洲。(3)非洲南部开普山脉的二叠纪地层向西延伸至南美的布宜诺思艾利斯一带。(4

3、)非洲的前寒武纪片麻岩可与巴西的同类地层对比。(5)在北半球,挪威-苏格兰加里东褶皱带越过大西洋后出现在加拿大和美国海岸;(6)在印度、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和南极大陆发现石炭纪-二叠纪的冰川遗迹、而冰川遗迹指示的古冰川运动方向均符合大陆漂移的结论;(7)部分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资料。南美洲非洲布宜诺思艾利斯开普山脉大西洋2、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论点魏格纳认为,大陆是由较轻的刚性硅铝质岩层组成,它漂浮在其下粘性较大的硅镁质岩层之上。晚石炭纪地球表面只有一个大陆,这个大陆称为联合古陆或泛大陆。由于受地球自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和潮汐力的影响,侏罗纪开始,联合古陆裂解、漂移,最终形成现在

4、的地理格局。联合古陆北美南美欧亚非洲南极洲澳洲晚石炭纪现在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的提出给早期的大陆漂移说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现已获得证据表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设想是正确的。经过几代地球科学家的努力,现在己经建了各地质时期大陆漂移的路径和各时期古地理格局,并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赞同。60年代初布拉德,取大陆坡一半深度,沿约900米的等深线作为拼接基线,运用计算机将南大西洋两侧大陆拼接成最佳图式,拼接结果发现大陆漂移过程中并非单纯的测向平移,还兼有不同程度的旋转。迪茨和霍尔登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古地磁方法测定极移路线重建了2亿年来联合古陆解体的系列略图,为全球性大陆漂移提供了

5、直观的图像。由于海底扩张说的兴起以及众多的新事实的发现,大陆漂移说经过半个世纪的沉默之后又再度兴起。劳亚古陆冈瓦纳古陆特提斯海晚三叠纪(180百万年前)二叠纪(225百万年前)晚侏罗纪(135百万年前)晚白垩纪(65百万年前)现在联合古陆南方湾北方湾特提斯海联合古陆阶段特提斯海开始裂解特提斯海基本贯通,印度离开非洲南北美洲与欧洲、非洲裂开形成大西洋,非洲与南极洲裂开形成印度洋,非洲与欧洲碰撞。大西洋、印度洋扩大,澳大利亚离开南极洲,印度与欧亚地块碰撞。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印度洋北美南美非洲欧亚洲澳南极洲第二节海底扩张一、海底扩张的起源1、洋底地质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开展了

6、海洋地质和海洋地球物理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为海底扩张说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①水深测量:采用回声测深仪和侧向扫描声纳等仪器。查明了大洋的水深和海底及海底基岩起伏变化情况。②利用潜水装置深入洋底直接观测、取样和摄影:1960年深潜器潜到马里亚纳海沟10919米深度,创造了世界上最深的潜水记录。1961年和1966年核潜艇穿过北极考察,确定了洋脊系统在北冰洋底的延伸。1966年到1971年美法联合完成了对大西洋洋脊裂谷的深潜考察。③海洋地球物理研究:对洋底进行地磁,重力,地震和地热等测量,为查明洋底构造物质成分以及洋壳结构提供了重要资料。④海底钻探取样及对样品分

7、析及综合研究。格洛玛号2、海底地形单元的认识根据海底起伏状况和海水深度,海底地形分为四个基本单元:①大陆架:大陆岸外的浅水水底,是与大陆相接的非常平缓的平台,平均坡度约0.1°。一般水深由数十米至100~200米。各地大陆架的宽度不均等,宽者达1千多公里(北冰洋的欧亚沿岸),窄者仅几公里或基本缺失(南美两岸)。②大陆坡:大陆架向外海的延续部分。坡度3°~6°,平均4°。它是海底地形的转折带。其宽度20~90Km不等,基部水深1400~3200米。③陆隆:环绕大陆坡的基部并过渡为洋底,沉积物厚。坡度小于1/400。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