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判断

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判断

ID:19435999

大小:439.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02

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判断_第1页
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判断_第2页
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判断_第3页
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判断_第4页
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判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气分析酸碱失衡判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血气分析与酸碱失衡判断一、基础理论㈠气体分压: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组分在总压力中所占的份额,其数值等于总气体压力乘以各气体容积的百分比,如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其中O2约占20.93%,N2约占79%,CO2占0.04%。海平面大气压为760mmHg海平面:PO2=760×21%≈159mmHg兰州地区:PO2=640×21%≈124mmHg㈡肺泡气:肺泡通过气管、支气管、上呼吸道与外界大气相通,并不断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因而肺泡气压与大气压是一致的,但气体成分、气体分压与大气压不尽相同。外界空气在通过呼吸

2、道进入肺泡时,进行了加温、湿化,故肺泡气中有比较恒定的水蒸气,一般为47mmHg;由于机体代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2要通过肺排出体外,故肺泡气中PCO2明显高于大气PCO2,其分压(PACO2)为35~45mmHg,由于上述两个原因,肺泡气氧分压(PAO2)明显低于大气氧分压。PACO2肺泡气方程式:PAO2=P1O2-———RP1O2吸入氧分压,R呼吸商,P1O2=(760-47)×FiO2=713×21%≈150海平面:PAO2=150-P1CO2×1.25=150–40×1.25=150–50=1

3、00㈢血液体气体:1、O2O2在血液中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存在。物理溶解的多少取决于氧分压的高低,当大气压为760mmHg时,每100ml血液中大约溶解0.3ml氧。O2的化学结合主要是指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这种结合是可逆的,PaO2是Hb与的氧结合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呈线性关系,而是呈S形曲线,即氧离曲线。氧离曲线有重要的重要的生理病理意义,曲线上部平坦,使人类可适应高原或者低氧状态,即PaO2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时,氧饱和度仍能在90%以上使血氧含量无显著下降,曲线下部陡直,使血液能最大

4、向组织供氧,而在肺部又能很快结合氧。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受多种因素影响,正常情况下,当SO250%时,氧分压为26.6mmHg,这是反应氧离曲线状态的重要指标,即P50,P50增加,氧离曲线右移,提示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下降,释氧增多,P50减少,则相反。⒉CO2血中CO2主要包括H2CO3-(化学结合)和PCO2(物理溶解)及少量H2CO3、氨甲酰基化合物。血中CO2含量和PCO2呈线性关系,含量的多少与其分压的大小成正比,与“S”形氧离曲线不同。㈣体液的酸碱平衡调节:酸碱度:化学上一般用H+的浓度来表

5、示溶液的酸碱度。H+浓度的负对数就是PH值,因为是“负”对数,故PH值越小(绝对值)H+浓度越高,溶液亦越偏酸,反之越偏碱。血浆PH7.35-7.45,平均7.40。酸碱来源:酸:机体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可分两大类:A:挥发酸:机体细胞氧化代谢过程中不断生CO2,进入血液后与水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生成H2CO3,在肺部分解成水H2O、CO2,CO2呼出体外。B:非挥发酸:代谢产生的硫酸、磷酸、乳酸、丙酮酸、酮体等,均要通过肾脏排出。碱:代谢产生的碱较少,主要来自食物,特别是蔬菜、瓜

6、果中所含的有机酸盐,如柠檬酸钾(钠)、乳酸钾(钠)等。人体酸碱调节系统:①缓冲系统:人体血液缓冲系统主要有以下四组:碳酸氢盐——碳酸系统血红蛋白系统H2CO3磷酸盐系统血浆蛋白系统Na2HPO4NaH2PO4BHCO3上述四个缓冲对中,以碳酸氢盐与血红蛋白最为重要,碳酸氢盐——碳酸系统由碳酸氢钠(细胞内为KHCO3)与碳酸组成,承担机体缓冲能力的50%,在血浆中碳酸氢盐24mmol/L,溶于血浆的碳酸约为1.2mmol/L,二者比例是NaHCO3/H2CO3=24/1.2=20/1。体内酸碱增加时,其缓

7、冲反应如下:Hcl+NaHCO3——Nacl+H2O+CO2↑NaOH+H2CO3——H2O+NaHCO3↓①肺的调节:肺通过呼出CO2来调节酸碱平衡,当血中PCO2升高,H2CO3升高,H+浓度升高或PH值降低时,可刺激呼吸中枢,呼吸加深加快,H2CO3尽快分解为CO2从肺排出,反之,当血液中PCO2下降,H2CO3浓度降低时,则抑制呼吸中枢,使CO2排出减少,血中H2CO3浓度回升,PH保持相对稳定。3肾的调节 肾主要通过排H+泌NH3,回收HCO3-调节机体PH值。①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是机体调节酸

8、碱平衡的重要途径,酸中毒时,H+向细胞内移动,Na+伴随进入细胞内,K+移出细胞外(2Na+H+——3K+)。②肝的调节:合成1mol的尿素要消耗2mol的HCO3-代谢性酸中毒时,尿素合成减少,代谢性碱中毒时尿素合成增加。上述调节系统中离子交换与缓冲系统调节酸碱平衡最为迅速,但非常有限,根本的调节要靠肺和肾来完成,其关系可用H-H公式表示:PH=PK+LogNaHCO3α.PaCO2=6.1+Log2.40.03×40=6.1+Log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