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ID:19436015

大小:1.85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02

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_第1页
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_第2页
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_第3页
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_第4页
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慢性肺心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辽阳市传染病医院兴育肺心病由于治疗周期长,病情反复发作,合并症多,且不能彻底根治,因而加强观察与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延长患者寿命。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气体交换受损;②清理呼吸道无效;③心输出量减少;④活动无耐力;⑤语言沟通障碍;⑥体液过多;⑦潜在的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一、气体交换受损[相关因素]1、肺组织功能下降。2、心衰、呼衰所致。一、气体交换受损[主要表现]1、呼吸困难、紫绀、呼吸急促、胸闷、心悸、心率过速。2、动脉血气分析:PaO2↓<8kPa(60mmHg)PaCO2↑>6.67

2、kPa(50mmHg).3、有喘憋症状。一、气体交换受损[护理目标]1、病人的动脉血气值在基础范围内。Paco2:0.47_6.00kpa(35_45mmHg)pao2:10.66_13.33kpa(80_100mmHg)2、病人主诉喘憋症状减轻。一、气体交换受损[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其温度、湿度适宜,每日早晚各通风1次,每次15-30min,温度控制在20-22℃,湿度为50%-70%。2、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高枕卧位。3、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同时向病人说明其意义和

3、目的。一、气体交换受损4、指导病人有效的呼吸技巧,如横膈式呼吸及缩嘴呼吸。5、鼓励病人积极咳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6、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7、发生呼吸困难时,陪伴病人以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一、气体交换受损8、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无压痛、头晕、烦躁不安、神志改变等肺性脑病症状。9、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及支气管扩张剂,并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10、指导病人戒烟,少去人群集中、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一、气体交换受损[重点评价]1、心率和呼吸的频率,节律及紫绀状态的改变。2、动脉血气分析植的

4、变化。二、清理呼吸道无效[相关因素]1、疲乏、无力咳嗽。2、痰多且痰液粘稠。3、无效的咳嗽方式。二、清理呼吸道无效[主要表现]1、咳嗽,咳痰。2、无力,呼气急促。3、呼吸音改变,如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异常。[护理目标]病人呼吸道保持通畅,痰能有效咳出。二、清理呼吸道无效[护理措施]1、向病人讲解排痰的意义,指导其进行有效排痰技巧。2、观察相关因素,并消除或减少相关因素,使痰排出。3、指导端正病人根据自身病情,按解剖位,采取适当体位,进行体位引流,促使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二、清理呼吸道无效4、排痰前向病人解释并协助其翻身、拍背、自外向内,

5、由下向上。5、嘱病人多饮水,每日1000-1500ml。6、排痰后作好口腔护理。7、遵医嘱给予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8、若病情允许,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促进排痰。二、清理呼吸道无效[重点评价]1、痰液的量、性状、气味、颜色。2、呼吸的型态及呼吸音的改变。三、心输出量减少[相关因素]1、肺动脉高压所致。2、右心室肥厚。3、心脏泵出血量减少。三、心输出量减少[主要表现]1、呼吸困难,呈端坐呼吸、紫绀、呼吸短促,心悸、胸闷。2、神志改变,说话颠三倒四,烦躁不安,意识不清。3、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心率快,尿少。三、心输出量减少[护理目标]

6、1、病人活动耐力增加。2、呼吸平稳,尿量增加,神志清楚。三、心输出量减少[护理措施]1、有计划地进行护理、治疗活动,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从而使病人得到充分休息。2、给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及睡眠时间。三、心输出量减少3、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将常用物品放在病人易拿到的地方,尽量减少病人体力消耗及病人的活动量。4、给予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鼓励少量多餐,以减少用餐时的疲劳。5、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药,减轻心脏负荷,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三、心输出量减少[重点评价]1、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神

7、志的变化。2、精神状况、尿量的改变、周围血管的灌注量、有无紫绀等。3、心脏负荷增加的原因及诱因,如活动、紫张、吸烟等。四、活动无耐力[相关因素]1、肺动脉高压所致。2、心肌受损所致。3、情绪不稳,焦虑不安。[主要表现]1、呼吸困难,紫绀,稍活动呼吸困难加重或喘憋不适。2、身体虚弱,疲乏无力。四、活动无耐力[护理目标]1、活动耐力逐渐增加,无喘憋症状,血气分析值在正常范围内。2、活动时虚弱/疲劳感减轻或消失。四、活动无耐力[护理措施]1、评估活动无耐力的相关因素,并尽量消除和减少相关因素。2、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并保持输氧

8、装置通畅,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防止心肌、脑缺氧,活动后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缓慢增加活动量。3、耐心向病人解释,消除紧张、不安、顾虑心理,使之配合治疗,得到充分休息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