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 闹市中的国宝 广州人的念想

陈家祠 闹市中的国宝 广州人的念想

ID:19439603

大小:18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02

陈家祠 闹市中的国宝 广州人的念想_第1页
陈家祠 闹市中的国宝 广州人的念想_第2页
陈家祠 闹市中的国宝 广州人的念想_第3页
陈家祠 闹市中的国宝 广州人的念想_第4页
陈家祠 闹市中的国宝 广州人的念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家祠 闹市中的国宝 广州人的念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陈家祠 闹市中的国宝 广州人的念想2010年04月15日来源:南方都市报  陈家祠有“百粤冠祠”之称。这不仅因为它历史久远,更在于其精美宏大的“三雕二塑一铸”。÷广州名片经典建筑系列总第144期候选名片143期陈家祠提名辞  郭沫若曾赋诗赞曰:“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所描述的,正是位于中山七路的陈家祠。1988年,陈家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更以“古祠流芳”之名,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对陈家祠,老广们还是情有独钟的。  带着外省甚至国外的朋友在穗游玩,不去长隆疯狂、不到天河城“血拼”,无论如何还是要去一趟陈家祠。  感受这里的宁静

2、古典,拍下这里的阵阵书香,才知道什么最有“广州味”。索引  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和“百粤冠祠”的陈家祠(又名:陈氏书院),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工艺之大成,分别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建筑装饰工艺。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处处洋溢着强烈的民间文化气息。唯心我们太缺乏像“陈家祠” 这样的记忆盒子了  “下一站,陈家祠……欢迎来到陈家祠地铁站!”每天穿梭于地铁的你,对这样的报站应该不会感到陌生。然而谁知道,这座位于市中心的古祠,始建于清代,落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已陪伴羊城走过116年。  对陈家祠,老广们还是情有独钟的。带着外省甚至国外的朋友来穗游玩

3、,不去长隆疯狂、不到天河城“血拼”,无论如何还是要来一趟陈家祠,感受这里的宁静古典,拍下这里的阵阵书香,才知道什么最有“广州味”。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广州城市建设驶进了快车道,一批批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的大道演尽风流。伴随而来的,是西关老屋、岭南骑楼的零落。时至今日,去哪里才能“读懂”广州?城市记忆一天天在褪色,幸好,羊城还保留着一个收藏过去的“盒子”——陈家祠。  1988年,陈家祠被公布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是,尽管中山七路依旧日复一日的车水马龙,但深藏其中的这座“国宝”建筑,还在释放昔日的光彩。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岭南最精湛的建筑工艺,还可以看到宗族的团结

4、,姓氏的文化。  建合族祠,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笔巨大的经费。建设之初,由于倡议者都是陈氏名流,在南粤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因此得到了广东各地陈姓宗亲的响应。一时之间,更形成了兴建陈家祠光宗耀祖的热潮。  根据《议建陈氏书院章程》,可以了解到,陈家祠的董事职位可以用金钱购买。作为回报,可以获得神龛正座主位。各地陈姓族人只要缴纳一定款项,即可将自己的祖先牌位放入陈家祠内供奉,牌位摆放位置的优劣与捐款数目挂钩。  值得书上一笔的是,后来,陈家祠还曾经把筹资的眼光扩展到国外,族人曾专门组织到南洋寻访陈姓华侨,游说他们回来祭祖或是捐牌位以供奉祖先……陈氏书院的变迁,不也是广州社会历史变迁的一个小小

5、缩影吗?  陈家祠是这片极速发展的土地上,人们的一种念想,是对这座城市“文化”的一种佐证。只可惜,我们太缺少像“陈家祠”那样的记忆盒子了。  如果说陈家祠是一位“美人”,现在的她只能“犹抱琵琶半遮面”,被包围在市中心的一片石屎森林中。政府有意,要为这张岭南建筑文化的名片拨雾整装,在2010亚运前,让它以最亮丽的姿态重现人们的视线。  我们正拭目以待。风生水起书香世家匠心堪舆  ◎点评人:黄韵菱(中国风水科学研究院特聘易理、著名风水师)  寻寻觅觅,在色彩斑澜、充满时代气息的广州仍能发现不少古色古香的文化瑰宝,如陈家祠。它以其精美绝伦的独特结构、严谨古朴的氛围,渲染出诗、书、礼、画、乐

6、等文化。而作为古代建筑,陈家祠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内部摆设等方面,亦融合了不少古代堪舆学和人文风俗理念,别有一番研究价值。  陈氏书院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采用“三路三进九堂两厢抄”布局,规整对称,主次分明。  偶尔翻阅光绪年间的广东省地图,竟发现“往陈家祠路程,由轮船渡头起过沙面入澳口南岸荔枝湾直泊书院”的“水路”指示标记。可见当时的陈家祠可从多条水道直泊到门。除交通便利外,同时迎合了“九曲之水,位至三公”(注:指有多条弯曲水道经过的风水有利于常居者仕途发展)的风水优势。  而从另一角度说,陈家祠南临珠水,北望云山,因秉承南北自然之气,成为久经城市骤变后仍应合风水择地原

7、则的千秋福地。有趣的是:这块福地确实有数不完的“福”,因为从屋脊到梁架到柱础,从木雕到砖雕到石雕,多以“蝙蝠”作为装饰。  五只色彩斑斓的蝙蝠围绕一个“寿”字,表示“五福捧寿”;蝙蝠口中含着如意绳结、桃子,寓意“福寿如意”;在一只蝙蝠前面加上几个铜钱,称为“福在眼前”;手执扇子的钟馗招引一只翩翩飞舞的蝙蝠,寓意“引福归堂”……  只要留心观察,你还会发现除装饰外,祠内一些表述性的数理亦别有喻意。如在楹联中标榜“七十二县宗盟共守”的字词就未必真有其实,因“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