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课件_1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课件_1

ID:19445653

大小:773.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8-10-02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课件_1_第1页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课件_1_第2页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课件_1_第3页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课件_1_第4页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课件_1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课件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欢迎指导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 的临床应用吴睿一、颅内血肿治疗方法的演变与发展颅内血肿根据出血性质、出血部位、出血量,一般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和手术治疗。1、非手术方法治疗:即内科保守治疗,其目的在于保护血肿周围脑组织,预防和治疗脑水肿和颅内高压,防止再出血,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保守治疗仅对出血量少的轻度患者有效。2、手术治疗:针对出血量多的危重患者,及时清除压迫,可使相当一部分患者获得挽救。3、治疗方法的演变:1903年Cushing最早对1例43岁,女性,“高血压性脑出血”开展手术治疗,术后3天死于肺炎。不久,Russel对1例54岁女性实施开

2、颅清除血肿。术后9个月症状改善,成为世界上首例手术成功的病例。二十世纪50年代,脑血管造影应用于临床,各国开展的手术治疗,死亡率在32%-65%,手术治疗争议较大。以上所采用的开颅清除血肿的方法,一般是在颞部行大骨瓣开颅,经颞上、中回前部交界处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必要时加去骨瓣减压术。优点:能较彻底清除血肿。缺点:创伤大,年老体弱难以耐受,并发症重。二十世纪70年代,CT问世,脑出血的诊断更为直观,传统手术方法改进为“小骨窗清除颅内血肿”。优点:骨窗小,仅3.0×3.0cm2可抽吸血肿,并能在显微镜下止血。缺点:仅适用于出血量<40ml的壳核或皮

3、质下出血。临床与辅助科室密不可分,临床治疗方法的演变与发展,离不开检查技术的进步与支持。同时,新药的应用也使临床医生更好地挽救患者,提高了生存率。80年代后,我国一些单位开展了单纯钻孔、锥颅抽吸血肿的方法。以大连医科大学陈牺光教授为代表,开展了微创治疗脑出血的革命。当时,陈牺光教授采用手锥锥颅,负压吸引凝血块方法,使颅内血肿排出体外,提高了一定生存率。优点:创伤小,直径约4-5mm,适应症广,老年可耐受。缺点:手锥锥颅困难,负压吸引再出血发生率高,损伤脑组织,后遗症大,有时器械故障。94年,北京朝阳医院贾保祥教授完成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的研

4、究。于1997年5月在全国推广,2000年被卫生部定为“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得到了全国认可。该技术使用特制穿刺针具,直径3.0mm,具有正压粉碎技术,结合血肿液化技术,使血肿排出体外。优点:创伤小、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生存率高。缺点:不能直视。二十世纪未,神经内镜技术、卫星导航技术在北京、上海、广州少数大医院开展,但因其设备昂贵、费用高,临床推广应用困难。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 技术特点:1、硬通道技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使用的YL-1型穿刺针为专利器械,针钻一体,密封性好,其颅骨自锁固定技术能在1-2分钟内快速进入血肿。安全、损伤小(外径仅3m

5、m),针具能牢固固定在血肿中心,或所需部位,直至血肿清除。避免反复进出血肿引起的损伤。颅内血肿清除工作原理图“YL---1型”2、与血肿穿刺针配套使用的球形血肿粉碎器,用正压的原理,能在血肿立体空间范围内,将血肿液化剂全方位地喷射到血肿各部位,溶解粉碎血块,清除血肿的效率及安全性高于机械碎吸方法。血肿粉碎针喷射立体空间展示3、血肿液化剂:高效安全的血肿液化剂,可将凝血块液化成颗粒悬液,从穿刺针引流出颅外,对血肿周围的神经组织损伤较小。其突出优点:1、操作简便:在床边即可进行,穿刺针在电钻带动下1-2分钟,即可进入血肿。而开颅需全麻,手术时间长。2

6、、创伤小:直径仅3mm,对脑组织损害小,而开颅在手术过程中增加了对脑的损伤。3、成活率高:2000.7全国24个省、144家医院共做4912例,总病死率为12.83%,总致残率22.5%。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来说,开颅病死率达40-60%。但开颅对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有明确疗效。4、适应证广:微创除多脏器功能衰竭、脑干衰竭外,均可实施,广州177医院做97岁,30天婴儿均成功。5、费用低:2000.7全国24省、144家医院统计结果:微创一次费用3500元左右。其它6800元左右。6、安全快捷:微创,因此对脑组织损作小,避免了开颅创伤大的危险,其次应用

7、冲洗,液化,引流,不易造成再出血,加重病情,手术非常安全。手术时间仅需20-40分钟即可完成。缺点:1、不是直视手术2、血肿清除欠完全。应用范围:高血压性脑出血、外伤性颅内血肿(硬外、硬下)、脑室、小脑、丘脑出血等。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的临床应用。1、治疗原则:2、急诊处理要点:3、适应证:4、禁忌证:5、手术时机:6、术前准备:7、手术方案选择:8、手术操作方法9、常见血肿治疗要点10、术后处理:11、再出血处理:12、预后分析:1、治疗原则:①注意保持颅内压平稳过度,禁忌忽高忽低。②调控血压至适当水平,避免影响脑血流灌注。③维持体内环境恒

8、定:K+、Na+,血糖、补液、24h尿量。④严格无菌操作原则。2、急诊处理要点:①一般紧急治疗;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2)暂禁食水3)保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