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ID:19471807

大小:261.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0-02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_第1页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_第2页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_第3页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_第4页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股骨干骨折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股骨干骨折的护理病因与类型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主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辗压或火器伤等,骨折多为粉碎、碟形或近似横行,故骨折断端移位明显,软组织损伤也较严重。因间接外力致伤者如高处坠落,机器绞伤所发生的骨折多为斜形或螺旋形,旋转性暴力所引起的骨折多见于儿童,可发生斜形、螺旋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发生的部位以股骨干中下1/3交界处为最多,上1/3或下1/3次之。骨折端因受暴力作用的方向,肌群的收缩,下肢本身重力的牵拉和不适当的搬运与手法整复,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移位。股骨干上1/3骨折近端因髂腰肌、

2、臀中肌、臀小肌和外旋肌牵拉向前、外及外旋移位远端因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和内收肌牵拉向内、后及近端移位股骨干中1/3骨折因内收肌牵拉向外成角股骨干下1/3骨折远端因腓肠肌牵拉和肢体重力作用向后移位损伤血管神经治疗1.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      儿童股骨干骨折,在成长期间,能自行矫正15°成角,重叠约2cm,再者骨折愈合快特点,所以儿童股骨干骨折多采用非手术治疗。(1)小夹板固定法      对无移位或移位较少的新生儿产伤骨折,将患肢用小夹板或圆形纸板固定2~3周。对移位较多或成角较大的骨折,可稍行牵引,再行固定

3、。因新生儿骨折愈合快,自行矫正能力强,有些移位、成角均可自行矫正。(2)悬吊皮牵引法      适用于3~4岁以下患儿,将患儿的两下肢用皮肤牵引,两腿同时垂直向上悬吊,其重量以患儿臀部稍稍离床为度。患肢大腿绑夹板固定。为防止骨折向外成角,可使患儿面向健侧躺卧。牵引3~4周后,根据X线片显示骨愈合情况,去掉牵引。儿童股骨横行骨折,常不能完全牵开而呈重叠愈合。开始虽然患肢短缩,但因骨折愈合期,血运活跃患骨生长加快,约年余二下肢可等长。(3)水平皮牵引法      适用于5~8岁的患儿,用胶布贴于患肢内、外两侧,再用螺

4、旋绷带包住。患肢放于枕上或小型托马夹板上,牵引重量为2~3kg。如骨折重叠未能牵开,可行两层螺旋绷带中间夹一层胶布的缠包方法,再加大牵引重量。对股骨上1/3骨折,应屈髋、外展、外旋位,使骨折远端对近端。对下1/3骨折,需尽量屈膝,以使膝后关节囊、腓肠肌松弛,减少骨折远端向后移位的倾向。注意调整牵引针方向、重量及肢体位置,以防成角畸形。4~6周可去牵引,X线片复查骨愈合情况。(4)骨牵引法      适用于8~12岁的病人。因胫骨结节骨骺未闭,为避免损伤,可在胫骨结节下2~3横指处的骨皮质上,穿牵引针。牵引重量为3

5、~4kg,同时用小夹板固定,注意保持双下肢股骨等长,外观无成角畸形即可,患肢位置与皮肤牵引时相同。2.成人股骨干骨折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股骨干骨折的非手术治疗-骨牵引疗法,由于需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目前已逐渐少用,骨牵引现在更多的是作为常规的术前准备或其他治疗前使用。适用于各类型骨折治疗,对股骨上及中1/3骨折,可选用胫骨结节牵引,下1/3骨折,可选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牵引。     对于斜行、螺旋、粉碎、蝶形骨折,于牵引中自行复位,横行骨折的复位需待骨折重叠完全被牵开后才能复

6、位,尤需注意发生“背对背”错位者,最后行手法复位。牵引的要求与注意事项:①将患肢放置于带副架的托马架上或波朗架上,以利膝关节活动及控制远端旋转;②经常测量下肢长度及骨折的轴线;③复位要求,无重叠,无成角,横行移位不>1/2直径,无旋转移位。     治疗期间功能锻炼:从第2天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及踝关节背伸活动,第2周开始练习抬臀,第3周两手吊杆,健足踩在床上,收腹,抬臀,使身体大、小腿成一直线,加大髋膝活动范围。从第4周开始可扶床架练习站立。待骨折临床愈合,去牵引后逐渐扶拐行走直至X线片检查骨折愈合为止。悬吊牵

7、引法用于4~5岁以内儿童。将二下肢用皮肤牵引向上悬吊,重量约1-2公斤,要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利用体重作对抗牵引。3~4周经X线照片有骨痂形成后,去掉牵引,开始在床上活动患肢,5~6周后负重。对儿童股骨干骨折要求对线良好,对位要求达功能复位即可,不强求解剖复位。如成角不超过10°重叠不超过2厘米,以后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牵引时,除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外,并应注意观察足部的血液循环及包扎的松紧程度,及时调整,以防足趾缺血坏死。动滑车皮肤牵引法适用于5岁至12岁儿童。在膝下放软枕使膝部屈曲,用宽布带在腘部向上牵引,同时小腿

8、行皮肤牵引,使两个方向的合力与股骨干纵轴成一直线,合力的牵引力为牵引重力的二倍。有时亦可将患肢放在托马氏夹板及Pearson氏连接架上,进行滑动牵引。牵引前可行手法复位,或利用牵引复位。平衡牵引法用于青少年及成人股骨干骨折。在胫骨结节处穿针,如有伤口可在股骨髁部穿针(克氏针或斯氏针)。患肢安放在托马氏夹架上,作平衡牵引,有复位及固定两种作用。可先手法复位小夹板维持,然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