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森林病害监测预报

第四章森林病害监测预报

ID:19473923

大小:135.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9-28

第四章森林病害监测预报_第1页
第四章森林病害监测预报_第2页
第四章森林病害监测预报_第3页
第四章森林病害监测预报_第4页
第四章森林病害监测预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森林病害监测预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森林病害的监测预报森林病害是指由于病原生物或不良的气象等非生物因素,致使林木在生理、组织和形态上发生的病理变化。可导致生长不良,产量、质量下降,甚至引起林木枯死和生态条件的恶化。引起林木病害的生物主要有病毒、类菌原体、细菌、真菌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其中真菌所致病害种类最多,约占森林病害中的80%以上,历史上森林的许多毁灭性病害都是真菌引起的。细菌对森林的危害远比真菌轻,已知的严重细菌性林木病害只有杨树细菌性溃疡病、青枯病等少数几种。病毒主要侵害阔叶树种,引起花叶病和枯斑,但很少为害裸子植物。第一节针叶树主要病害的监测预报危害针叶树的主要病害是松材线虫病、

2、落叶松枯梢病、马尾松赤枯病、松疱锈病、湿地松褐斑病等。1.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etetBuhrer)Nickle国外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葡萄牙、韩国和日本等。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河南及台湾和香港。危害黑松Pinusthunbergii、马尾松P.massoniana、西黄松P.ponderosa、赤松P.densiflora、油松P.tabuliformis、湿地松P.elliottii、云南松P.yunnanensis和黄

3、山松P.taiwanensis等松属树种约40余种。形态特征雌体长0.71mm~1.01mm、纤细、光滑、有环纹,头部和体躯界限明显,头部具放射状唇片6个。唇区高、两侧唇各具1侧器,口针细、其基部膨大,中食道球椭圆形、占体宽的2/3以上、瓣门清楚。背食道腺覆盖于肠之背面、开口于中食道球,背食道腺长度约为体宽的3~4倍。排泄孔约位于食道和肠交界线处、或靠近神经环。中食道球后的半月体明显,神经环位于中食道球下方。卵巢前伸、卵母细胞常单行排列,后阴子宫囊延伸至阴肛距3/4处。上阴唇向下覆盖形成阴门垂体(或阴门盖)。尾近圆柱形,尾端钝圆或具短尖突。雄体长0.59mm~

4、0.82mm,尾尖、侧观似爪状,精巢前伸。交合刺呈弓形、成对但不联合,其基部具1大尖喙、末端具1凸出物;尾端的交合伞卵圆形,尾部有生殖乳突7个(肛前1对,肛前中央1个,肛后2对)。感病症状松材线虫病的传媒昆虫是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松材线虫通过松墨天牛补充营养的伤口进入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在大量繁殖的过程中,移动并逐渐遍及全株,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造成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外部症状是在嫩枝上可见松墨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后期针叶黄褐色至红褐

5、色,最终整株死亡。发病规律松材线虫病一般在5月底~6月初发病,7、8月份是松材线虫病的发病高峰。感病松树枯死的规律基本是以上一年发生位置为中心、随机向外扩散;在新扩散的林间呈随机分布,经1a~2a后发展为以定居点为中心的聚集分布,继续扩散1a~2a后,演变为核心分布。监测调查方法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区域分为一般监测区和重点监测区,其监测范围、监测重点和监测调查方法有所不同。1.一般监测区监测范围为松材线虫病适生区内目前尚未发现或发生该病的行政区域。监测重点是交通沿线、厂矿、木材制品生产企业、建筑工地、电视发射台和从国外或疫区购买设备的单位周围等人为活动和物流频繁地

6、区的松林枯死情况,以及松木及其制品携带线虫和松墨天牛情况。2.重点监测区监测范围指目前已发生松材线虫病的省(区、市)行政区域。监测重点是辖区内松林、著名旅游景点和历史名胜,如黄山、张家界、庐山、普陀山和三峡库区等周围地区,进行常年定点监测,要求监测率达到100%。3、调查方法每年春季(4月~5月)、秋季(9月~10月)对辖区内松林进行调查,随带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记载表格、望远镜、采样工具等,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瞭望,瞭望地点和方位应保证能观察到每1个山头、每1片林子。调查时应按线路踏查、或按山头分片全面踏查,踏查重点为公路沿线、风景旅游区、木材加工厂、采石场、

7、村庄、果园、养殖场等,发现可疑病树后用GPS定位、并标记于森林资源分布图上。对疑似病树取样、送室内分离鉴定,以确定是否为松材线虫病。在踏查中,发现有松树枯死的地方,以林业小班为单位做进一步详查,要求查明分布地点、枯死株数、蓄积、立地环境条件、松墨天牛分布危害情况、在图上标出小班所在位置,同时采好枯死木样品带回室内检验。一般监测区每年在春季或秋季调查1次即可,重点监测区每年在春季和秋季调查2次。2.落叶松枯梢病Botryosphaerialaricina(K.Sawada)国外分布于日本和朝鲜。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陕西、青海、甘肃等省。危害

8、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