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

ID:19485396

大小:154.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9-28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_第1页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_第2页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_第3页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_第4页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写指南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编二○○六年一月19一、前言1.1任务由来及编制依据说明评估项目的由来及性质、委托单位及要求,编制依据。主要列出技术依据、资料依据等,包括《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要求》)、经审批的地质勘查报告、资源储量报告、开发利用方案等。1.2工作目的与任务参照“技术要求”规定,分别列出目的与任务,有特别要求的也应列出。1.3矿区人文与社会经济概况根据现场实际调查,说明矿区及周边可能受影响范围内的居民人数、房屋数量及分布状况,农业、工业生产、交通经济情况等;对重要交通、工程建设、设施、集镇、人口聚居地、文化古迹、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2、要详细阐明。1.4本次工作情况阐明本次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等工作情况,包括周边矿山情况的调查与资料收集。列出收集利用的资料名称。现场调查包括地面及井下调查,调查工作量表中应列出调查的面积、路线长、各类观测点数、矿井数及调查巷道长度等实物工作量。正在生产及扩建矿山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定量的井下调查。二、矿山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概况2.1自然地理2.1.1地理位置矿山地理位置,交通等。2.1.2地形地貌简述评估区地形地势、形态成因、地貌类型及特征、分布、形态成因类型的划分可采用国家专业标准ZBD14001-89的附表B,一般应采用Ⅳ级或Ⅴ级地貌类型,补充正负地形组合命名更好。2.1.3气象水

3、文阐明矿山区一带气象特征及要素、地表水系、水体、水流特征—流量。水位、洪水位一般都应有时间说明。2.2矿区地质及地质环境2.2.1矿区地质说明所搜集的矿区地质资料名称、编制时间等。2.2.1.1地层岩性可采用生物地层分层法或岩石地层分层法的地层分层,简述各地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接触关系;与岩浆岩接触时应简述其蚀变带特征。原则上采用示意性地层柱状图表示法,表式见“矿区地层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简表”。2.2.1.2矿区地质构造19概述其区域构造位置、评估区的褶皱、断裂构造、裂隙的发育特征,也可以以表格形式表达;露采矿山的裂隙测量统计必不可少,应系统调查并形成统计图表,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估依据

4、。2.2.1.3岩浆岩叙述其时代、岩性、结构及蚀变带等。2.2.1.4矿床特征简述矿层(体)的形态、产状、厚度、规模、空间分布特征,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的含量;顶底板的岩性、厚度及变化(附矿床平、剖面图)。2.2.2矿区工程地质概述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岩体类型划分至岩性综合体,一般以地层分层作为类型界线,必要时再分、合(地层的工程地质情况在地层柱状图上专栏表示)。其他需要阐述的工程地质情况包括岩体结构面特征、岩体风化带、岩溶带、蚀变带特征、岩体质量、围岩稳定性、边坡类型和特征及其稳定性、生产矿坑工程地质情况等。2.2.3矿区水文地质应概述:(1)含水层的地下水类型、厚度、富水性、裂

5、隙与岩溶发育情况、泉井流量、水质与矿层(体)关系等特征,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及变化、隔水程度、分布等特征,含水层间及与地表水间水力联系程度(可在地层柱状图上专栏反映)(2)断裂构造带含水导水特征;(3)老窑(窿)水特征及分布;(4)矿坑充水因素和预测矿坑涌水量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5)地下水补、迳、排特征;(6)生产矿坑水文地质情况;2.2.4矿床特征简述矿层(体)的形态、产状、厚度、规模、空间分布特征,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的含量;顶底板的岩性、厚度及变化。附矿层(体)剖面图。2.3矿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情况分不同的人类工程活动类型概述人类活动强度及其对地质环境影响状况。三、矿山概况、

6、开发利用方案及评估级别与范围的确定3.1矿山概况3.1.1矿山位置、范围、面积及矿产资源量以储量报告及开发利用方案为依据。3.1.2矿山地质工作概况简介以往地质工作情况3.1.3矿山开采工作概况19阐明以往开采情况(建矿时间、开拓方法、井巷布设、采矿方法、开采中段或水平、采空区分布—附平剖面图、产量及采出矿量等);3.1.4矿山地境保护工作情况查清和阐明矿山已进行的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包括对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取得的防治效果等。各项防治工程均应在现状评估图上表示出来。3.1.5周边矿山情况阐述周边矿山与评估矿山的相对位置、相互影响等情况(包括地下水、地面变形、废石、废水

7、等地质环境问题的相互影响等)。周边矿山的矿界及主要地质环境问题要上图。3.2开发利用方案简介包括年设计生产能力、设计年限、开采范围、开采深度、开拓方式、井巷布设、井巷支护、采矿方法(方法、水平或中段划分、工作面或矿房、矿块及矿柱的尺寸、顶板管理方法、矿柱回采及采空区处理)、排水设计、水仓位置与容积以及矿山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置设计与防治方案等情况,附设计平、剖面图。3.3评估级别和评估范围的确定(1)根据矿山所在地人居因素、矿山规模、设计生产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