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肿性膀胱炎影像诊断课件

气肿性膀胱炎影像诊断课件

ID:19485911

大小:1.80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2

气肿性膀胱炎影像诊断课件_第1页
气肿性膀胱炎影像诊断课件_第2页
气肿性膀胱炎影像诊断课件_第3页
气肿性膀胱炎影像诊断课件_第4页
气肿性膀胱炎影像诊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肿性膀胱炎影像诊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患者患者女性,72岁,尿潴留一周。气肿性膀胱炎病因气肿性膀胱炎是膀胱受产气菌的感染,膀胱壁的炎症病灶内产生大量气体,气体增多时,可逸入膀胱腔内,继而发生膀胱气肿。气体可弥散于膀胱壁内,或经破裂的膀胱壁逸出至膀胱内及膀胱外。本病好发于糖尿病患者。约有20%为尿路梗阻所继发。另外,药物因素、尿路感染、神经源性膀胱、先天性尿路畸形、外伤(导尿术、膀胱穿刺术、盆腔术后)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病理导致气肿性膀胱炎的细菌类型有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和白色念珠菌等,以产气杆菌感染

2、多见。其病理基础一般认为是致病菌经血行、淋巴管或膀胱上皮进入膀胱壁内,而高血糖高尿糖有利于细菌生长,细菌酵解膀胱壁组织内大量的葡萄糖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形成壁内的气泡,气泡溃破后气体进入膀胱腔内或膀胱外周的浆膜下。气泡破溃进入膀胱腔内,膀胱腔内也发生同样改变而产生大量气体,形成较大气液平面。气泡破溃后进入膀胱外周时,气体影围绕在膀胱周围,严重时可形成气腹,双侧膈下可见游离气体影。在无糖尿病时,多见于全身衰竭患者,一般认为是细菌分解蛋白质形成的气体。尿液一旦发生逆流,可发生急性气肿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本病以老年女性多见,平均年龄55.

3、8岁。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多似其他膀胱炎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气尿、排尿困难、尿潴留、下腹不适等。有专家认为在排除外源性气体进入膀胱后,气尿对本病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本病为一慢性过称,病程较长,感染加重时可引起败血症。体检时可见膀胱区隆起,有压痛,但扪诊无包块,无反跳痛。诊断此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X线表现典型时可见膀胱呈“气抱球”样及膀胱内液气平面,如果气体较少时易与肠管内气体相混淆,出现漏诊。CT检查是诊断气肿性膀胱炎的金标准。CT可较好的显示膀胱壁、膀胱内及膀胱周围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如膀胱壁增厚程度、膀胱内气体范

4、围、膀胱周围情况,应作为气肿性膀胱炎诊断首选。CT增强扫描可观察膀胱壁的强化程度、观察气体位于膀胱壁内及膀胱外、更清晰的显示膀胱壁内小气泡及膀胱周围组织结构。膀胱镜检查能直观的观察膀胱内壁有明显的充血,膀胱粘膜有弥漫性溃烂,粘膜层布满大小不等气泡呈“泡沫”状,对诊断有定性意义。但膀胱镜检查有一定的创伤,对重症患者一般少用。鉴别诊断临床上本病应与其他膀胱炎症相鉴别影像上气肿性膀胱炎表现不典型时应与囊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坏疽性膀胱炎等相鉴别。囊性膀胱炎表现为膀胱粘膜下散在许多小囊装透明小体,常与肾盂及输尿管同时受侵犯,发病机理可能是炎

5、症刺激过程中向粘膜下增殖并与上皮分离的上皮细胞团中心发生退化、分泌液体所形成,尿路造影时可见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内许多类似小气泡的透亮影,CT检查透亮影CT值为液性密度。腺性膀胱炎病灶好发于膀胱后壁,也可累及整个膀胱壁,部分可有小囊肿形成,影像表现和囊性膀胱炎相似,腺性膀胱炎可有蛋壳样钙化,膀胱外膜层较光滑。坏疽性膀胱炎膀胱壁均匀增厚,内外缘不光整,膀胱内也可见气体影,但膀胱多呈缩小状,膀胱壁内无气体影。1定位像:膀胱周围透亮气体环绕,呈“气抱球”样横轴位:膀胱壁内气泡连成串珠样,膀胱壁外周可见气体带,较大时呈“新月状”,膀胱内见气液

6、平面。总结气肿性膀胱炎临床表现多似其他膀胱炎,缺乏特征性,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影像学诊断以发现膀胱壁及膀胱内气体为特征,CT检查对诊断气肿性膀胱炎敏感性高,是诊断此病的重要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