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l技术规范(通用)

etl技术规范(通用)

ID:19486256

大小:10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1

etl技术规范(通用)_第1页
etl技术规范(通用)_第2页
etl技术规范(通用)_第3页
etl技术规范(通用)_第4页
etl技术规范(通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etl技术规范(通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ETL技术规范第1章.ETL设计规范ETL设计规范主要应用于ETL编码的前期工作。由于ETL全过程是面向数据的,主要工作为数据的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装载(Loading),正确界定所涉及到的数据范围和应当应用的转换逻辑对于后续的编码工作非常重要,这些数据关系的确定,我们称之为Mapping(数据映射)。正确定义数据映射关系是ETL成功实施的前提,一个完善的Mapping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1源数据集属性此部分应该详细描述数据源的相关属性,包括:实体名称——含数据来源名称(DSN)、所有者等信息;字段名称——英文名称;字段简述——中文名称,如为参数

2、信息应该有相关取值解释,如性别字段(1:男;2:女;0:不详)类型——字段类型,含长度和精度信息;非空属性——字段是否可以为空;1.1目标数据集属性此部分应该详细描述目标数据集的相关属性,包括:实体名称——含数据来源名称(DSN)、所有者等信息;字段名称——英文名称,建议根据字段含义来命名,而不是简单用拼音来定义字段(此部分由负责设计数据集的人员控制);字段简述——中文名称,对于保留字段应该给出默认值;类型——字段类型,含长度和精度信息;非空属性——字段是否可以为空;1.1ETL规则主要描述ETL各个环节的转换规则,包括:数据源过滤规则——描述从源数据集获取数据过程中过滤掉记录的规则

3、;关联规则——当源数据集为多个时,描述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列转换规则——描述源数据集到目标数据集的字段间的转换规则;此规则非常重要,要清晰描述字段间的逻辑关系,包括业务逻辑;目标数据集更新规则——描述目标数据集的更新策略,包括更新机制和更新频度,如“每日全量更新”、“每周增量更新”等;ETL作业列表——由于ETL所开发的作业之间包含一定的业务逻辑和编码逻辑,所以调度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此部分主要用来明确调度的顺序,包括:作业名称——实现Mapping的作业名称,包括该作业功能描述;调度顺序——用序号或者是流程图模式描述作业的调度顺序,需要综合考虑业务逻辑、编码逻辑以及系统资源

4、等多方面情况,在保证业务逻辑和编码逻辑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调度,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系统资源;参数列表——列举每个作业中所使用的参数,不同作业中的相同参数最好使用相同的名称,便于调度时进行控制。第1章.ETL开发规范ETL项目的开发往往是多人团队开发模式,由于周期较长,期间难免会出现开发人员交替现象。无论是开发过程中的人员交替还是从开发到系统运营之间的转换,都需要良好的交接。为保证项目开发各个时期的平稳过度及顺利交接,在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开发规范。主要包括:²命名规范²结构规范²代码封装规范1.1命名规范1.1.1作业命名规范ETL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数据仓库的建设一般会花费70%

5、以上的工作量在ETL上面,而且这是一个细致活,任何一点小的错误都有可能造成后续工作的出错和失败;此外,数据仓库需要不断的更新维护,相应的ETL程序也需要进行相关的更新维护,所花费的成本也很大。一个好的命名规范,能够使ETL的程序更清晰易懂,很好地避免了开发过程中出错;同时更好的可读性,也极大地减低了ETL程序的更新维护成本。作业命名规则:[JOBTYPE][DESCRIPTION][SEQNUM]JOBTYPE:作业类型DESCRIPTION:有效的描述信息SEQNUM:作业的编号。由于一定的原因,有可能需要拆分作业数据多次加载数据,这个编号就可以区分加载。如果一次加载可以成功的话这

6、个编号就不需要了。1.1.2作业内部命名规范对于作业内部命名,应该遵循代码的可读性与可传递性原则,命名规则:[Function][Description]Function:表示用途,Ex:抽取,Create:创建,Ld:装载,Lookup:查找等Description:有意义的描述,比如数据库表名,文件名等。1.1.3作业注释规范ETL开发过程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段,为了便于团队开发和后期维护,除开发设计文档要齐全外,还应该在作业设计界面中适当加注释信息,主要包括作业功能说明、所属模块、开发时间、开发人员等信息。1.2结构规范1.2.1作业目录组织结构对于ETLPROJECT而言,

7、我们需要划分清晰的目录结构,根据一定的规则将作业组织起来,这样无论是对ETL设计人员,运行人员,维护人员,都有很大的帮助。目录结构划分遵循以下原则:1.体现作业的依赖关系。2.体现作业功能。3.独立放置二次开发作业。1.1.1模块化结构ETL按照处理逻辑分为E阶段(Extract)、T阶段(Transformer)和L阶段(Loading)。E、T、L阶段可能分处不同的服务器上,需要跨网络运行,他们之间的配置情况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多数ETL设计的处理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