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的麻醉课件

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的麻醉课件

ID:19494234

大小:273.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0-02

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的麻醉课件_第1页
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的麻醉课件_第2页
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的麻醉课件_第3页
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的麻醉课件_第4页
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的麻醉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的麻醉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肺叶切除术和全肺切除术严兆霞前言手术适应症:肺癌感染发育不良损伤人群分布与相关因素年龄范围:0—80男女比例:15:1发病率:我国癌症发病率为180/10万,而肺癌的发病率为53.36/10万(2007年),占癌症总发病率的近1/3。且女性发病率明显增加。死亡率:30.83/10万。(过半!)相关因素:吸烟,环境因素,人口老龄化。术前解析原则:全面评估,重点关注。明确是否有潜在的支气管炎或肺炎,并在术前给予适当的治疗。术前评估呼吸系统:询问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有无刺激性咳嗽和吸烟,检查患者是否有杵状指及紫绀,听诊病人是否有异常呼吸音。肺功能:是必要的检查。肺活量/潮气量≧3有利于术后有

2、效咳痰;若肺活量低于估计值的50%或低于1500ml,会增加肺切除术后发生合并症的风险。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患者肺功能会有改善。术前评估胸片及CT片: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气管偏移,肺部浸润、渗出或者气胸的位置,以及疾病进程中邻近组织的受累情况。并可找到可能影响双腔管位置的气道阻塞处。动脉血气:有助于明确潜在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但不必作为常规检测。术前评估循环系统:评估患者心功能,检查心电图以明确是否有右心室肥大、传导障碍、心肌缺血、二尖瓣狭窄。在患者的功能性损害中,如果他的心脏疾病和肺部疾病相互影响并出现问题,应先评价患者的心功能。预防性洋地黄治疗会使术后心衰或室颤的风险降低的说法在临

3、床上被证明无效。术前检查血液系统:Hct<25%或30%且有冠心病的患者不能接受手术。(为保证患者有足够的携氧能力)应于术前备血;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术前准备术前镇静:应谨慎。因有抑制患者呼吸运动的潜在危险,故以进行言语安慰为主,并在严密的监测下实行药物镇静,且以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佳。预防误吸:做好禁饮禁食,做好插管前物品准备,必要时可考虑口服H2拮抗剂或甲氧氯普胺。0.2mg格隆溴铵静注可有效减少口腔分泌物。术中监测标准监测;+桡动脉置管:最好放置于受压侧手臂,以监测受压手臂的血流情况。±中心静脉置管(全肺切除术时必要)开胸期间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是不精确的,但可做动态评估。通过此通路用血

4、管活性药物效果较好,且中心容量的监测对于术后液体治疗有指导作用。术中处理麻醉选择:推荐硬加全联合麻醉。麻醉挑战:维持肺功能,保证足够的氧合;确保患者舒适;维持患者的体温;术后应清醒。麻醉开始(诱导前)推荐硬膜外阻滞。硬膜外的优点:保证术中镇痛效果,减少术中全麻药的用量,术后镇痛。硬膜外的注意点:穿刺部位的选择:(T5-6至T7-8均可)。药物剂量和浓度:原则上以小剂量,低浓度为好。试验量不超过3ml。诱导前准备准备常规气管插管应备的物品;检查呼吸机。双腔管、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阻塞导管(Univent导管)、换管器、口咽通气道等。开放静脉通路。监护。诱导行快速诱导,但需注意联合硬膜外阻

5、滞时低血压的发生。体位的摆放一般呈侧卧位,双臂:置于身体前方,仔细加垫以免压迫桡、尺神经或防止静脉套管阻塞。必须检查对侧臂丛功能以免张力过度。双侧手臂外展均不能超过90°。头颈部:需与正中位呈直线,并仔细检查对侧的眼和耳,保证其不受任何的直接压迫。下肢:对侧下肢(下方的)弯曲,术侧下肢(上方的)伸展并垫以枕头。防止外阴受压。观察生命体征:在安置体位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若血液在下肢淤积可造成低血压。体位变动:可造成双腔管移位,并改变通气血流比。体位变动后应重新评估肺的顺应性、肺隔离情况和患者的氧合情况。术中血液和液体的需要量IV:建议开两路静脉,18号*1加14或16号*1.避免容量过度

6、:术后PVR(肺血管阻力)增高以适应肺叶切除,过度输液的患者有右心室衰竭和肺水肿的危险。补液量:失血给予晶体1:3或胶体1:1。若事先预计出血量大可考虑备自体血。对限制容量的患者应用硬膜外阻滞时会使血压下降,常需用血管收缩药(静脉一次给予麻黄素5-10mg或苯肾50-100ug)。肺隔离目的:将双肺分开以防止健肺被对侧肺污染(如感染、脓、血、肿瘤等),并能行选择性通气,便于手术操作。方法:放置双腔管、采用单腔支气管导管加支气管阻塞器(如Univent管)、单腔支气管导管插入一侧支气管(主要用于大咯血的成年患者)。单肺通气单肺通气时潮气量应较双肺时为小,一般为双肺时的3/5。频率:适当的

7、增加通气频率,并根据气道压,ETCO2等来调整。呼气末气道压:应保持在25cmH2O以下以避免肺过度膨胀。若过高,说明潮气量太大,可适当减小潮气量,同时应当增快呼吸频率,以维持足够的分钟通气量。ETCO2:维持在35-45mmHg为佳。单肺通气时的并发症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心率失常低血压深静脉血栓气道损伤低氧血症原因:最常由双腔管腔内阻塞(血、肺内分泌物、气管插管位置不对)与分流引起。处理措施:吸引分泌物、检查气管导管的位置、降低非通气侧肺的血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