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课程设计终

离合器课程设计终

ID:19498186

大小:863.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02

离合器课程设计终_第1页
离合器课程设计终_第2页
离合器课程设计终_第3页
离合器课程设计终_第4页
离合器课程设计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离合器课程设计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离合器设计要求及其技术参数:2.1汽车离合器设计的基本要求:2.1.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2.1.2接合时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2.1.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2.1.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2.1.5有良好的吸热能力和通风散热效果,保证离合器的使用寿命。2.1.6避免传动系产生扭转共振,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的能力。2.1.7操纵轻便、准确。2.1.8作用在从动盘上的压力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使用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2.1.9

2、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2.1.10结构应简单、紧凑,制造工艺性好,维修、调整方便等。2.2设计参数:汽车型号整备质量最大功率扭矩沃尔沃s804.4Lv8AWD(315马力)行政版2006款1909kg232Kw/5950rpm440N.m/3950rpm3.离合器结构方案分析3.1离合器种类选择:离合器有摩擦式,电磁式,液力式三种类型。离合器大都根据摩擦原理设计的。摩擦式应用广泛。摩擦式工作表面形状包括锥形、鼓形和盘形,锥形和鼓形其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太大,引起变速器换档困难,且结合不够柔和,易卡住。故采用摩擦式离合器3.

3、2从动盘数的选择:3.2.1单片离合器:单片离合器(图3-1)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维修调整方便,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在使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接合平顺。3.2.2双片离合器:双片离合器(图3-2)传递转矩的能力较大,径向尺寸较小,踏板力较小,接合较为平顺。但中间压盘通风散热不良,分离也不够彻底。3.2.3多片离合器:多片离合器主要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换挡机构中。它具有接合平顺柔和、摩擦表面温度较低、磨损较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重型牵引车和自卸车上。图3-1单片离合器图3-2双片离合器20对于乘用车和最大总质量小

4、于6t的商用车而言,发动机的最大转矩一般不大,在布置尺寸容许的情况下,离合器通常只设计有一片的从动盘。我们选择双片离合器。3.3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3.3.1膜片弹簧离合器是用膜片弹簧代替了一般螺旋弹簧及分离杆机构而做成的离合器,因为它布置在中央,所以也可以算做中央弹簧离合器。在离合器中采用膜片弹簧做压簧有很多优点:首先,膜片弹簧本身兼起分离杠杆和压紧弹簧的作用,是离合器零件数目少,重量减轻;其次,离合器结构大大简化并显著缩短了离合器的轴间尺寸;再者,膜片弹簧有良好的非线性特性,设计合适,可以使摩擦片磨损到极限,压紧力任

5、能维持很少改变,且可减轻分离离合器时的踏板力,使操纵轻便。此外,膜片弹簧的安装位置对离合器的旋转轴线是完全对称的,因此,它的压紧力不受离心力的影响,很适合高速旋转。由于膜片弹簧离合器有以上一系列特点,并且在制造膜片弹簧的工艺水平在不断提高,因而这种离合器在汽车上用得越来越广泛,因此我们采用膜片弹簧离合器。3.3.2膜片弹簧离合器,按其分离轴承运动的方向可分为推式和拉式两种。推式和拉式膜片弹簧优缺点比较如表3.3项目类型离合器盖变形分离轴承膜片弹簧外径弹簧应力夹紧载荷支撑环数设计负荷安装推式大简单大容易相对小相对大相对小2拉式小

6、复杂小较难相对大相对小相对大1表3.3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较推式在性能上有更多的优点,但是由于受到分离轴机构设计、拆装复杂等因素的困扰,因此在许多场合还是宁愿选用推式的结构形式,或者设法把拉式结构的分离动作改变,使其分离的运动方向由“拉”改成“推”。综合以上所说我,我们选择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如图3.4图3.43.4膜片弹簧的支撑形式:20推式膜片弹簧支撑结构按支撑环数目不同分为三种:双支撑环、单支撑环、无支撑环。双支撑环式单支撑环式无支撑环式我们采用无支撑环式3.5压盘的驱动方式:压盘的驱动方式主要有凸块-窗孔式、传力销式、键

7、块式和弹性传动片式等多种,其中凸块-窗孔式、传力销式、键块式,它们缺点是在连接件间有间隙,在传动中将产生冲击噪声,而且在零件相对滑动中有摩擦和磨损,降低离合器传动效率。传动片式此结构中压盘与飞轮对中性好,使用平衡性好,简单可,寿命长。故选择传动片式。3.6扭转减振器扭转减振器主要有弹性元件(减振弹簧及橡胶)20和阻尼元件(阻尼片)等组成。弹性元件的作用主要是降低传动系的首端扭转刚度,从而降低传动系扭转系统的某阶(通常为三阶)固有频率,改变系统的固有振型,使之可能避开有发动机转矩主协量激励引起的共振;阻尼元件的主要作用是有效的耗

8、散振动能量。它能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扭振固有频率,增加传动系扭振阻尼,抑制扭转共振响应振幅,并衰减因冲击而产生的瞬态扭振,控制动力传动系总成怠速时离合器与变速器的扭振与噪声,缓和非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的扭转冲击载荷和改善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因此离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