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废石堆场修建的垃圾填埋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采矿废石堆场修建的垃圾填埋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ID:19505810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2

采矿废石堆场修建的垃圾填埋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_第1页
采矿废石堆场修建的垃圾填埋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_第2页
采矿废石堆场修建的垃圾填埋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_第3页
采矿废石堆场修建的垃圾填埋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_第4页
采矿废石堆场修建的垃圾填埋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矿废石堆场修建的垃圾填埋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采矿废石堆场修建的垃圾填埋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摘要】当前城市高速发展使土地资源严重短缺,城市生活垃圾亟需处理,垃圾填埋场经常选在地质条件较差的采矿活动后有回填土的的废坑或无人居住的沟谷中,由于填土的特殊性存在着较多环境地质问题,填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二次污染。通过实例分析,对地基固结变形、边坡稳定、地基渗漏、建库后二次污染等问题的分析,并建议其防治对策。认为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均可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减轻或得以治理。对类似的垃圾填埋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环境地质问题;二次污染;防治对策    1引言 

2、 义马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伴随着煤矿开采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城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城市垃圾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影响着城市环境安全问题。垃圾填埋场选址于北露天煤矿采坑废石回填区,回填土松散、厚度大,场地稳定性为其主要问题。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二次污染物,对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地质问题,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以义马市某垃圾填埋场为例进行说明。  2垃圾填埋场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要由垃圾填埋区、污水处理区与管理区组成,总

3、用地约180.20亩,总库容137万m3,工程设计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10吨,工程的服务年限为13年。其中垃圾填埋区占地面积1.11×105m2,对填埋区底部进行开挖平整,在填埋区东、西、南三面设置垃圾坝,坝顶长度854米,坝顶宽度2米,在填埋区四个单元之间设置分区垃圾坝,坝顶长度590米,坝顶宽度1米;垃圾坝均为均质土坝,高2米,边坡比1:2;填埋作业时依托北部高坡进行,从垃圾坝顶以上进行堆山(往上部堆埋)处理,堆埋高度最高30m,东西南面垃圾坝顶以上则按照1:3的边坡比进行收坡,并在堆体高度每升高8米时设置边坡平台,平台宽

4、2米,平台之上设置雨水导流沟,封场后设置5%的坡降。  3垃圾填埋场地质背景  3.1气候特征  本区属暧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蒸发量、气温等气象要素年际变化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4℃,历年最高气温42.7℃,最低-16.2℃;多年平均降水量599.4mm,最大年降水量1013.6mm,最小降水量为318.7mm;年平均蒸发量1680.0mm;年主导风向秋冬季多西北风,春夏季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3m/s;全年无霜期为118-216天。拟建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为45cm。  3.2地形地貌  地貌单元属于

5、丘陵川地。场区为露天煤矿采煤后遗留的废坑,其坑东西长5km,南北宽2km,坑深约25-50m,整体天然坡角为47°,该废坑后期由露天开采揭露的上部地层如粉质粘土、砂岩、煤矸石等回填形成,垃圾填埋场位于此回填土上。  3.3地层岩性  拟建场区地层上部主要为在1990-2004年期间人工回填的废石,以灰砂岩块石、碎石及其石粉、粉质粘土、煤矸石回填为主,块石粒径一般为2-20cm,质不均,成夹层状分布,最大厚度32.40m;松散-稍密,高压缩性;其下伏上古生界二叠系的炭质泥岩等,两者呈不整合接触。  4垃圾填埋场环境地质问题  4

6、.1地基固结变形问题  拟建场区位于露天煤矿开采后遗留的矿坑回填区的废石上,回填土堆埋厚度较大,回填历史短,回填材料、压实度极不均匀,尚未完成固结过程,极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4.2边坡稳定问题  拟建垃圾填埋场南边距深沟坎边较近,最近约10m,且坎边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依据《GB50330-2002》第3.2.3条,边坡塌滑区可按公式L=H/tgθ进行计算,经计算可得边坡塌滑区范围L为15m,填埋区南侧垃圾坝坝基部分位于塌滑区范围之内,边坡极易产生滑坡、崩坍等不良地质作用。  4.3地基渗漏问题  垃圾填埋场渗漏液

7、主要为悬浮物、BOD5、CODcr、NH3-N等,对环境有较大污染,同时由于地基土为强透水性,设计施工中应做好防渗处理,防治污水渗漏,从源头杜绝隐患。  4.4建库后二次污染问题  垃圾在运行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主要有污水、大气污染物、噪声、固体废弃物、臭气等,对空气、水、土壤和植被等生态环境都有很大影响。  5采取的防治对策  5.1地基固结变形处理措施  根据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建议在场区内采用片筏基础方案,厚度不应小于15cm,来增加基础的强度与刚度,防治地基不均匀沉降,以满足防渗衬层、封盖层和渗出液集排系统对地

8、基和废弃物的容许变形要求。  5.2边坡处理措施  由于回填土处于松散-稍密状态,边坡坡率取1:1.25,建议对深沟边坡进行削坡或坡角堆埋的方法或进行注浆、支挡等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5.3地基渗漏处理措施  为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建议在垃圾填埋场底部都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