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建议

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建议

ID:19506898

大小:6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02

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建议_第1页
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建议_第2页
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建议_第3页
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建议_第4页
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12011年参评论文登记表(除最后两栏外,前面的栏目由论文作者填写)姓名蒋银凤年龄29职称中教二级固定电话037169885152手机15824825152电子邮箱251481969@qq.com邮编452370单位地址____郑州___市__新密____(路、号)县_______乡(镇)____实验高中__(学校)论文分类学校中学(√)小学和幼儿学校()(请务必在括号内打“√”)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化学()政史地()体音美劳()其他()论文题目探析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建议论文主要观点省教研室专家组意见年月日探析高中

2、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建议所属单位:新密市实验高中作者姓名:蒋银凤电子邮箱:251481969@qq.com联系电话:15824825152探析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教学建议【摘要】新一轮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新气象,新课程所阐释、倡导的全新的教学理念也逐渐被广大师生所接纳,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开展,广大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很快凸显出来,正视这些问题有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听课交流活动,总结出的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自己的建议。一、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

3、问题1.新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河南省普通高中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普遍反映存在不少问题。(1)新教材的进度安排不合理高一一学年要完成《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的学习,每学期两册,而且是重要内容:函数、空间几何、统计、概率、三角函数等内容多,容量大,任务繁重,但高一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对较低,因而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致使高一学生普遍认为高中数学难学,没有成就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而进入高二则内容较少,尤其是文科,后面两年所要

4、学的新内容更少。(2)新教材的课时严重不足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启动以后,教师普遍认为存在着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新教材把每周有5课时的数学减少为4课时,1学年就减少了18课时。而且教材越编越厚,内容越上越多,感到教学如同追赶。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谈不上留有巩固练习的时间。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规定2课时,“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规定1课时等等,如此编排引起了课时的严重不足,如果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肯定不利于学生掌握,形成似懂非懂,“夹生饭”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而和传统的高中数学内容相比,高中数学必修1还增加了函数与方程、函数建模及其

5、应用等内容,造成了速度快、学得浅、负担重、质量差的现象。(3)新教材存在结构不良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初高中知识内容的衔接存在脱节现象,如初中因式分解、立方和与差、完全立方和与差、十字交叉法均不学习,这对高中学习方程、不等式及二项式展开十分不利,而在高中教材中则不做任何补充;初中没有“轨迹”概念,高中讲解析几何时会讲到,学生对有关求轨迹问题很困惑,有无从下手之感;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在初中新课标不要求。在高中教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应用时常常要用到,在涉及到函数图象交点问题也常用到,这无疑是一个障碍;二、新教材自身的结构不合理,如:未学解不等式,就学指数函数、

6、对数函数,造成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集合的运算等等问题难以解决;《数学2》在“直线与圆”之后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给人以“空中来客”的感觉,实在没什么道理,因为缺少应用,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4)新教材编排例题、习题难易程度不恰当教材设计的例题一般太简单,以至于好多重点中学根本不讲教材中的例题,直接选取参考资料中的例题,而配套的习题又难度偏高,如人教版高一下学期必修2课本第28页的B组题,第49页的7题(个人所得税问题)等难度过大。这使得教师在处理教材中难得很难把握。2、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

7、偏差,实施者的经验和能力不足,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教学内容的泛化等现象,既直接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形成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的形式化.(1)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有的教师为了避”灌输“”填鸭“之嫌就开始少讲,甚至不讲,明明一两句话就能给学生解释清楚的问题却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自己去发现,流于形式,只图表面热闹;课堂讨论、探究流于形式,数学新课程倡导学生合作交流,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积极参与的意识,但目前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给学生的时间也不够充足,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结果

8、往往是优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