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解读课件

低血糖症解读课件

ID:19508389

大小:1.03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0-02

低血糖症解读课件_第1页
低血糖症解读课件_第2页
低血糖症解读课件_第3页
低血糖症解读课件_第4页
低血糖症解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血糖症解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低血糖症朱高辉低血糖症概述:定义:指血糖浓度于正常低限所引起的相应症状与体征这一生理或病理状况。诊断标准:1)血浆葡萄糖<3.0mmol/L2)低血糖症状3)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危害:脑。血管。区别:低血糖症:血糖低,有症状低血糖:血糖低,有或无症状低血糖反应:有症状,有或无血糖低糖代谢的调节禁食时:肝糖原分解→肝、肾糖异生→脂肪分解、酮体生成脂肪肌肉组织停止利用葡萄糖以保证脑的能量来源负荷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酶降解转变为葡萄糖,在小肠上段吸收进入门静脉,血葡萄糖浓度升高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利用血糖增加糖原分解及糖异生受抑制。运动对糖代谢的影

2、响运动(5-10分钟):肌肉利用葡萄糖增加(为空腹的数倍,胰岛素介导)内源性葡萄糖生成增多(增加7-8倍;儿茶酚胺)运动(10分钟以上):肌糖原利用减少;机体主要使用血糖和非酯化的脂肪酸提供能量长时间剧烈运动(数小时):肝糖原输出≤肌糖原消耗,血糖降低长期规律运动: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肌肉血流增加,Glut4水平增加)正常血糖调节正常血糖波动范围:3.3-7.8mmol/L升血糖因素:糖摄入、糖原分解、糖异生。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降血糖因素:糖分解、糖原合成、糖转换胰岛素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肌肉、脂肪、肾、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引起低血糖的原

3、因摄入不足:饥饿、重度营养不良、消化道疾病、单糖转换为葡萄糖不足消耗过多:剧烈运动、发热、重度腹泻、肾性糖尿、恶性肿瘤糖原分解与糖异生不足:肝病、糖原累积症、升糖激素缺乏糖原合成或转换为非糖物质增多,或降血糖激素分泌过多:胰岛细胞瘤、降糖药物过量低血糖对脑的主要影响脑的供能:血糖、酮体。脑没有糖原储备,不能利用游离脂肪酸,且酮体生成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依赖于血糖。即使是低血糖时,中枢神经每小时仍需要葡萄糖6g。低血糖引起的神经损害取决于:低血糖的程度、持续的时间和机体的反应性。脑组织对糖的敏感性:大脑皮层、海马、小脑、尾状核和苍白球最敏感,其次是颅神经核

4、、丘脑、下丘脑和脑干,最后为脊髓。低血糖的分级轻度:仅有饥饿感,可伴一过性出汗、心悸,可自行缓解。中度:心悸、出汗、饥饿明显,有时可发生手抖、头昏,需补充含糖食物方可纠正。重度:是在中度低血糖症状的基础上出现中枢神经供能不足的表现,如嗜睡、意识(认人、认方向)障碍、胡言乱语、甚至昏迷,死亡。无症状性低血糖长期饥饿、剧烈运动、妊娠等都可引起低血糖,但在这种情况下血糖虽然很低,但无任何症状,这可能是由于造成的酮体成为体液代谢所需的能量,从而减少了脑组织对葡萄糖的需要。一些DM患者由于DM病史较长,影响了感觉N或自主N,或者长期服用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β-R

5、阻滞剂:心得安)时,其反应性会逐渐变迟钝,出现血浆等等糖水平下降而无明显症状。也有少数胰岛细胞瘤的患者长期耐受低血糖也可能没有症状。此外,个体对低血糖敏度的差异及低血糖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也可有症状的差异。BG达14-15.0mmol/L就出现低血糖表现;而BG降至3.9mmol/L以下却无任何表现;往往是中枢神经系统未能识别血糖下降的信号,加之自主神经病变,使机体在低血糖时不能出现相应的症状。无症状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处理(1)纠正低血糖:消除症状;减轻低血糖后高血糖。补充吸收快的含糖食品如含糖饮料、糖果、饼干、点心馒头等,量不宜多,饮料50-1

6、00ml,糖果2-3个,饼干2-3块,点心1个,馒头半两-1两。低血糖时不宜喝牛奶,无糖巧克力、瘦肉等以蛋白质、脂肪为主的食品。下述情况者应静脉输注葡糖糖液体1)有意识障碍者2)口服食品受限者3)疑似低血糖昏迷者4)应用中长效降糖药物者。低血糖昏迷处理:立即予50%葡萄糖液60-100ml静脉推注,监测血糖,神志转清又陷入昏迷者静脉持续滴注5%-10%葡萄糖液,直至病情稳定。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处理(2)查明低血糖发生的原因。进食量减少或运动增加:以后在类似情况时,及时补充含糖食物。胰岛素用量过大:减少胰岛素用量。注意:低血糖后常有高血糖发生,故不应盲目

7、减少胰岛素用量,可以根据血糖水平进行调整胰高血糖素对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效果特佳,逆转低血糖时不伴有高血糖反应。低血糖的预防按时进食,生活规律;不可随便增加药量;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运动量恒定;常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以备急用。随身佩戴温馨提示卡(姓名、年龄、患糖尿病、如果昏倒请给我喂糖)糖的代谢与平衡进食状态(餐后状态):指开始进餐至餐后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吸收的一段时间,一般为5-6小时,与进餐的质、量及肠道功能有关。葡萄糖的吸收率是空腹状态下葡萄糖内源性葡萄糖生成率的2倍以上。空腹状态(吸收后状态):指无食物消化吸收的一段时间,即进餐后5-

8、6小时至下次进餐前的一段时间;临床上通常特指禁食10-14小时后的早餐前血糖。内生性葡萄糖生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