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 短文二篇

一五 短文二篇

ID:19510654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2

一五 短文二篇_第1页
一五 短文二篇_第2页
一五 短文二篇_第3页
一五 短文二篇_第4页
一五 短文二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五 短文二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五短文二篇  一五短文二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热爱生命》一文使学生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释。  2.阅读课文《热爱生命》,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3.通过分析、领会托翁之墓“美”在何处,从而把握《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的中心。  4.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精致的语言风格。  5.领会作者借对墓地“朴素美”的描绘表达对托尔斯泰人格美的赞美。  教学重点  1.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阐释,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悟托尔斯泰的人格之美,感受他追求朴素自然的高贵品格。  3.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2、  1.领悟作者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2.感悟托尔斯泰的人格之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热爱生命》)  一、导入新课。  你认为怎样做是“热爱生命”的表现?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二、朗读课文。  三、赏读课文。  1.蒙田为什么会这样热爱生命呢?在原文中找出答案。因为他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的,是富有乐趣的,是受到自然的厚赐的,是优越无比的。  2.文中提到哪些人和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不同的?  “哲人”“糊涂人”。  3.他们怎么看待“生命”呢?  “哲人”度日消磨光阴,打发、回避、无视生命的存在,认为“生命”是一件苦事、贱物;“糊涂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全部希望

3、寄托于来世。  4.作者是如何“度日”的呢?  天色不佳、令人不快时,将其看做“消磨光阴”;风和日丽时,要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5.作者的看法的确与这两种人不同,但他为什么还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呢?  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亡之苦恼。人总是要死的,但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抓紧时间,增加生命的分量,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地度过,从而不感到苦恼和遗憾。  6.作者乐于生,能够比别人多享受一倍的生活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他认为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对生活更关心。  7.你认为真正讲究方法地享受生活需要我们怎么

4、做呢?学生各抒己见。  四、课堂延伸。  1.学习了本文,你打算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  学生可畅所欲言,教师向积极的方面引导。  2.最后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教给我们热爱生命、真正地享受生活的大思想家——蒙田。  蒙田,法国思想家、散文家。出身新贵族,祖上是波尔多的富商。曾当过15年文官。后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但是他也喜欢出游,留意各地人情风俗。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三卷。《随笔集》的文体和风格,对于法国文学甚至对英国文学都影响极大。  五、课堂小结。  一个人在对人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在年轻时未免流于肤浅,在年老时才会渐

5、趋睿智。而这篇《热爱生命》无疑是作者的成熟之作,感谢蒙田让我们在这篇文章中领悟了充盈的深邃思想,走向成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阅读有关“热爱生命”主题的好文章,并写读后感。  (《世间最美的坟墓》)  一、导入新课。  他是俄国伟大的作家,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其经典代表作,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鲁迅评价他是“19世纪俄国的巨人”。这就是当时乃至后来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受人敬仰和爱戴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今天,我们就随着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文字去看一看托尔斯泰的坟墓。  二、朗读课文。  三、赏读课

6、文。  1.托尔斯泰的坟墓是什么样子的?  (1)“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2)“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nullacrux,nullacoroma——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3)“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4)“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  

7、2.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坟墓是怎样评价的呢?  (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2)“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3)“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荣军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