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ID:19525164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3

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_第1页
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_第2页
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_第3页
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_第4页
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补肾化痰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分析肾气虚弱与痰湿阻滞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因病机、治疗中有研究意义,不仅对Pcos的发病及治疗有理论研究及临床指导作用,且可根据临床病例治疗Pcos12例,其总有效率91.67%,同时紧密联系症状:闭经、不孕、月经稀发、量少、肥胖、多毛、痤疮、带多等症,在“经水出诸肾,痰之本无不在肾,肾主生殖”及肥胖与Pcos常并发且相互影响等思想指导下,用补肾化痰法治疗Pcos常可获得良效,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补肾化痰法为Pcos的治疗验室开辟了有效的新途径,同时促进中医在治疗妇科疑难病新进展。【关键词】补肾化痰法

2、;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长期无排卵及高雄激素为特征的内分泌综合征。1975年steint和Leventhal首先报到故又称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本病多发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痤疮等症侯群伴有双侧卵巢增大为主要临床表现。西医用激素类药物配合促排卵药物治疗Pcos,有一定的副作用或疗效不显著,中医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在缓解症状、调经助孕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近年发现Pcos中肥胖患者发病率达60%,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常并发存在,相互影响,在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痰湿内阻,故采用补

3、肾健脾、燥湿化痰法治疗Pcos获得良效。1中医文献对本病的论述中医古籍中并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对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认为本病当属祖国医学“闭经”、“不孕”、“癥瘕”范畴。元·朱丹溪首倡痰湿不孕,《丹溪心法》云:“肥盛妇人,禀受其厚,恣于饮食,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宜行湿澡痰”。明代《万氏妇人科》亦有与本病相似的病症描述:“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元室之户不开,挟痰者,痰涎雍滞,血海之波不流,故有过期而经始行,或数月经一行及为浊,为带、为经闭,为无子之病。”清代《傅青主女科》也有类似记载:“肥胖之妇,内肉必满,遮隔子宫

4、,不能受精,此必然之势也。”2病因病机分析[1~8]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常并发存在,相互影响,中医辨证为肾气虚弱,痰湿阻滞。2.1肾气虚弱中医学认为“肾主生殖”,“经水出诸肾”,临床上多数排卵功能障碍的患者多见有不同程度的肾虚症状。总结历代医家经验,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临床病例分析,患者均有青春期月经失调现象,可确定本病与肾气有关,并经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后,可发现多属肾虚,部分有痰湿夹杂,然而肾虚之中或阳虚或阴虚以何为主,尚有争论,有些医家崇尚肾阳虚,痰湿内阻的观点,但运用温化之法疗效欠佳。有些医家提出,Pcos是因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紊

5、乱,性激素分泌过多,促使能量代谢过旺,虽Pcos患者临证时无明显肾阴虚证候,但体内已经存在着隐潜性肾阴不足。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补肾药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它通过调节脑内的β内啡肽、5羟色胺等递质影响GnRH的分泌而对生殖功能起调节作用,补肾药还能提高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使卵巢内LH/HCG受体增加,提高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增加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从而促进初级卵泡向优势卵泡发育。故Pcos发病以肾气虚弱为本。2.2痰湿阻滞肥胖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主症之一[9~13],中医学认为肥胖属痰湿内盛,自朱丹溪后,较多医家从痰湿着眼对本病进行探讨。陈利

6、生等认为,Pcos病人肾虚与痰湿相互夹杂,肾虚引发痰火,痰湿损伤肾阳,痰湿壅阻、精髓不利或脂膏挟湿阻滞冲任及胞宫胞脉,影响两精相搏而致不孕;痰湿脂膜壅塞胞宫,冲任阻滞,发为月经稀发、闭经。尤昭玲教授认为,脾气虚衰,运化失调,水精不能四布,聚为痰饮,即“脾为生痰之源,肾为贮痰之器”,痰饮为阴邪,最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故冲任不通,生化机能不足,月事不调,不能成孕。“经水出诸肾”、“痰之本无不在肾”,临床研究证实,肥胖对Pcos性激素异常有直接影响:在正常月经妇女性激素周围转化中1.5%的雄烯二酮转为雌酮,只0.15%的睾酮转为雌二醇,而肥胖型Pco

7、s病人中的脂肪组织成为雌酮持续产生的主要基地,对卵巢内及性腺轴都产生异常调节。3临床病例(成县人民医院2005—2008年门诊病例中Pcos12例)12例患者年龄15~30岁,月经停闭2年以上2例,6个月以上6例,4个月以上4例。治疗前查血清性激素七项12例(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皮质醇C,孕酮P),其中10例患者黄体生成激素与促卵泡生成激素比例(LH/FSH)≥3;睾酮(T)增高8例;二者兼之者4例。12例患者均查彩超,显示双侧或一侧卵巢增大者10例。4诊断标准(1)月经停闭6个月以上或月经稀发(

8、每年行经2~3次),或者月经量少(每次经少于3天);(2)血清性激素七项显示,LH/FSH≥3,或T增高;(3)彩超显示双侧卵巢或者单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