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相对定向

第11讲-相对定向

ID:19528403

大小:440.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0-03

第11讲-相对定向_第1页
第11讲-相对定向_第2页
第11讲-相对定向_第3页
第11讲-相对定向_第4页
第11讲-相对定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1讲-相对定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3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RelativeOrientation)一、相对定向条件方程——共面条件方程二、共面条件方程线性化三、相对方位元素的解算——相对定向内容安排§4-3立体像对的相对定向相对定向定义:恢复两光束间相对方位的工作。解算立体像对相对方位元素的工作。目的:建立立体模型。完成标志:同名光线对对相交(共面-核面);所有点在其承影面上的上下视差为零。完成手段:解算五个相对方位元素。命题:利用五个以上定向点的像点坐标,解算相对方位元素。已知条件:五个以上定向点的像点坐标。待求:五个相对方位

2、元素。思路:找出相对方位元素与像点坐标的关系即共面条件方程。一、相对定向条件方程——共面条件方程S2S1ABP1a2a1P2BWAo1o2n1n2J2J1同名光线对对相交用数学语言表达:摄影基线B与这两条同名光线满足共面条件:一、相对定向条件方程——共面条件方程一、相对定向条件方程——共面条件方程依据行列式性质,将上式第一行乘-1加到第三行得.一、相对定向条件方程——共面条件方程对共面条件方程的五点说明(1)相应光线是否成对相交与摄影测量坐标系的选择无关,但适当选取可以使共面条件方程式的形式发生变化

3、,便于实际应用。通常有二种选择:选左像空系——连续像对系统此时R1=E,或为前像对右片的旋转矩阵;选基线坐标系——单独像对系统此时BY=BZ=0(2)共面条件方程是相对方位元素的非线性函数,要利用它们求解相对方位元素,必须对其进行线性化。(3)一个点可列一个方程,要解求五个相对方位元素,则必须有五个以上的定向点。(4)不需要已知地面控制点。(5)共面条件方程的几何意义。对连续像对系统:视差条件对单独系统来说:夹角条件一、相对定向条件方程——共面条件方程对共面条件方程的五点说明证1:连续像对系统设某点

4、在承影面上的上下视差:一、相对定向条件方程——共面条件方程由此可见,视差条件与共面条件只差一个比例系数。一、相对定向条件方程——共面条件方程’ZZ’XYY’aa’XYX’Y’ZZ’S’SA由像点a和基线B所构成的核面与坐标平面ZX(即左主核面)的夹角θ和由像点a’和基线B所构成的核面和坐标平面XZ(即左主核面)的夹角θ′相等,由此保证相应光线共处于同一个核面内。一、相对定向条件方程——共面条件方程证2:单独像对系统1、连续像对系统的共面条件方程2、单独像对系统的共面条件方程S2在S1—x1y1z

5、1中(BX,BY,Bz);a1在S1—x1y1z1中(X,Y,Z);a2在S2—x1y1z1中(X’,Y’,Z’);S2在S1—XYZ中(B,0,0);a1在S1—XYZ中(X,Y,Z);a2在S2—XYZ中(X’,Y’,Z’);如何求解相对方位元素??一、相对定向条件方程——共面条件方程二、共面条件方程线性化共面条件方程是相对方位元素的非线性函数,需将方程转化为各参数改正数的线性方程。1、连续像对系统将方程改化为:式中:设初值为:20,ω20,κ20,By0,Bz0相应的改正数为:d2=2-

6、20,dω2=ω2-ω20,dκ2=κ2-κ20,dBy=By-By0,dBz=Bz-Bz0按泰勒级数展开:关键求出同理得:二、共面条件方程线性化将各偏导数代入:二、共面条件方程线性化上式中的常数项:连续像对系统共面条件方程的一次项近似公式:这里将0,代入各系数中:为三矢量构成的立方体体积。即使Q很小,由于基线一般较长,得出的F值也较大,这样对计算精度是有影响的。为此,通常等式二边同除以dBY的系数,而成为视差条件方程式。BzS2S1z1y1x1BxBy连续像对系统共面条件方程的一次项

7、近似公式:为了有利于限差比较,将BY、BZ化为角度:2、单独像对系统对于给定的初值:构成的旋转矩阵计算的像点变换坐标必不能满足共面条件方程。要满足此条件必须在近似值中加入改正数:这些改正数必将引起像点变换坐标产生一改正数:二、共面条件方程线性化相当于系统二次项略去代入上式,并展开整理得:二、共面条件方程线性化三、相对方位元素计算过程相对定向的布点方案:1342651、读入原始数据(x1,y1,x2,y2,f,φ1,ω1,κ1)2、确定相对方位元素初值(给出基线分量Bx=(x1-x2)m,

8、φ02=ω02=κ02=By0=Bz0=0)3、组误差方程式(利用已知值和近似值,组M和M’,计算X,Y,Z和X’,Y’,Z’)4、法化,答解法方程解算相对方位元素改正数(dφ2,dω2,dκ2,dBy,dBz)和改正值改正数是否小于给定限差否是结果输出三、相对方位元素计算过程(连续像对)1、相对定向直接解的数学模型四、相对定向的直接解1、相对定向直接解的数学模型等式两边除以L5,得:四、相对定向的直接解2、相对定向直接解的参数解算(1)的解算(2)的解算2、相对定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