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doc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doc

ID:19528629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3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doc_第1页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doc_第2页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doc_第3页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摘要】应用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造成的头痛及临床研究。【关键词】血府逐瘀汤瘀血头痛治疗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以活血化瘀而闻名,后人多宗而用之,临床上广泛用于具有瘀血特征的各种疾病的治疗,并有显著的疗效[1]。本文就血府逐瘀汤加减用于治疗几种常见的瘀血头痛进行临床研讨。  1组成和方义1.1组成当归15g,川芎10g,生地15g,红花10g,桃仁15g,枳壳10g,赤芍15g,柴胡10g,甘草5g,桔梗10g,牛膝10g,水煎服。1.2方义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当归养血和血、祛瘀生新;兼用《本草经》“逐血

2、痹”的生地以养血润燥,归地相伍,养血活血。合于方中祛瘀而不伤正,此即桃红四物之义;加以桔梗、柴胡引药上行,枳壳宽胸以行气,使气行血活;牛膝通经脉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借升举之品上行胸中瘀血,且活血中兼以行气,气行血活,祛瘀以养血,则瘀血得除而新血得生,共成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1.3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认为:(1)此方能使血栓形成重量、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抑制ADP诱导引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促进血小板解聚作用,并对抗二氧化钍阻断肝清除率作用,以对抗肉芽肿的形成。(2)具体实验表明,血府逐瘀汤具有提高PaO2,并具有改善微循环,加速血液运行的作用。(3)

3、改善器官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血管的循环,有舒张血管,增加血流,降低血流阻力作用,调整凝血和抗凝系统,防止血栓形成,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抑制结缔组织的代谢,减少斑痕的形成和组织粘连,降低机体反应性,具有镇痛和活血化瘀双向调节作用。上述现代研究表明[2],血府逐瘀汤早已突破了原意治疗“胸中之血瘀”的局限,可广泛应用于具有瘀血之象的各种血分疾病,酌情应用于其他疾病兼有血分疾病者,由于配伍适当,处方紧密而完善,故以血府逐瘀汤加减用于临床而能见奇效。2应用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举例[3]2.1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男,19岁。该患发作性头痛3年有余,发作

4、时头痛欲裂。伴有急躁易怒,胸闷不舒,胸胁刺痛,失眠多梦,面色晦滞,舌质紫暗,脉弦细,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并治疗无效,而求助于中医治疗。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窍,清阳被蒙,应以化瘀通络、升清降浊为法,拟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处方:柴胡15g,生地240g,当归15g,赤芍15g,红花10g,桃仁15g,生甘草10g,枳壳10g,桔梗10g,牛膝15g,川芎10g,三七15g,珍珠母20g,桂枝5g,龙牡各20g。水煎服,每日早晚服用。加减服用1个月痊愈。按语:本症具备了瘀血的特征,如疼痛剧烈,部位固定,病程长,面色晦滞,舌质紫暗,主症具备,即可诊断。至于胸闷不适、急躁易

5、怒、失眠多梦为血瘀日久而致气机不畅,只要活血化瘀、舒畅气机所有病状迎刃而解。2.2高血压性头痛患者,女,53岁。从40岁左右开始经常头痛、头晕,有时血压升至170/100mmHg,服止痛、降压西药及镇肝熄风、滋阴潜阳、化痰养心之中药效果不佳,时愈时发,近日来症状明显加重,头痛剧烈如锥刺,心中懊恼,面红目赤,舌尖绛红,舌边紫黑有小瘀点,脉弦大有力,辨证为瘀血头痛,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之。处方:生地15g,当归15g,桃仁15g,红花10g,枳壳10g,柴胡10g,赤芍15g,川牛膝20g,桔梗10g,川芎10g,栀子10g,菊花20g,珍珠母20g,合欢花15g,三七1

6、5g,甘草10g,元胡15g。服上药6剂,头痛如锥刺感消失,面红耳赤、心中懊恼亦减,血压有所下降;上药服12剂,头痛、头晕若失,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脉转和缓;再加丹参、郁金各15g,继服6剂以巩固疗效。按语:此案头痛剧烈如锥刺、舌绛红有小瘀点等均属瘀血的辨证要点;高血压的原因很多,头痛也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但此案以血瘀表现为主并以活血化瘀治愈,可知此案以血瘀为本,头痛只是外在的表现为末,瘀血才是主要症结所在。服降压药无效即可证明此高血压是由瘀血引起,解除了主要矛盾,一系列症状随之消失,可见辨证准确是治病之本,此案稍不注意即可出现本末倒置。2.3外伤性头痛患者,男,

7、23岁。自诉1年前骑摩托车摔倒后,当时头部着地,昏迷不醒,经医院抢救脱险。以后经常剧烈头痛,有时痛如针刺,情志忧郁,有时性情暴躁易怒,经常打针服药亦未见效。来诊时患者面色晦暗,舌有瘀斑,脉沉弦,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处方:生地15g,当归15g,川芎15g,白芷10g,三七15g,桃仁15g,红花10g,天麻15g,丹参15g,郁金15g,柴胡15g,枳壳15g,赤白芍各15g,菊花20g,合欢花15g,珍珠母20g,元胡15g,甘草10g。服药2周,诸症悉愈。按语:本例不仅具备有头痛如针刺、面色晦暗、舌有瘀斑等主症,而且有外伤史。外伤损伤脉络,易致血液瘀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