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阿米巴角膜炎课件

棘阿米巴角膜炎课件

ID:19536674

大小:6.45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03

棘阿米巴角膜炎课件_第1页
棘阿米巴角膜炎课件_第2页
棘阿米巴角膜炎课件_第3页
棘阿米巴角膜炎课件_第4页
棘阿米巴角膜炎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棘阿米巴角膜炎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棘阿米巴角膜炎棘阿米巴角膜炎(Acanthamoebakeratitis,AK)是一种由棘阿米巴感染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疼痛性角膜溃疡。定义在中国的患病率较发达国家低我国棘阿米巴角膜炎发病主要与植物外伤有关1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2流行病学[1]ShiW,LiuM,GaoH,eta1.PerioperativetreatmentandprognosticfactorsforpenetratingkeratoplastyinAcanthamoebakeratitisunresponsivetomedicaltrea

2、tment.GraefesArchClinExpOphthalmol,2009,247:1383—1388.[2]张文华,潘志强,王志,等.化脓性角膜溃疡常见致病菌的变迁.中华眼科杂志,2002,38:8-12.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原体:棘阿米巴原虫为自生生活的原虫,广泛存在于池塘、自来水和土壤中;为条件病原体,可致偶然接触感染或机会性感染。病因和发病机制棘阿米巴的致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明确。棘阿米巴滋养体可表达一种甘露糖结合受体,它能特异性的与角膜上皮细胞表达的甘露糖糖蛋白结合。受损的角膜上皮此蛋白表达上调,从而加强其粘附作用3。

3、[3]HurtM,NeelamS,NiederkornJ,AlizadehN.PathogenicAcanthamoebaspp.Secreteamannose-inducedcytolyticproteinthatcorrelateswiththeabilitytocausedisease[J].InfectImmun2003;71(1):6243_6255.角膜损伤处滋养体、包囊大量繁殖破坏角膜基质病因和发病机制配戴角膜接触镜接触污染的水源角膜外伤粘膜免疫功能的异常眼局部防御功能的低下病因和发病机制活跃的滋养体型休眠的包囊

4、棘阿米巴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式。滋养体是棘阿米巴的活动期形式,也是致病形式,大小约15—50um。包囊是其静止期形式,大小约10—25um,耐干、耐温,对急剧的温度变化、不利的pH值环境、多种化学试剂都有较强的抵抗力。可在环境中存活多年。当外界环境不利于其生存时,棘阿米巴由滋养体转变为包囊;当环境适宜时,则脱囊成为滋养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多为单眼发病,有明显的异物感、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常伴有与体征不符的剧烈疼痛。眼部检查早期表现为点状、树枝状角膜上皮浸润,逐渐发展为盘状或环形角膜基质浸润,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体征相似,但

5、症状迥异,无反复发作的病史。病情严重者常伴有前房积脓、角膜后弹力层皱褶和角膜后沉着物。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病史:如植物性眼外伤史、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史、与污水接触史等。2.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不相符)3.实验室检查:(1)角膜病灶刮片:采集标本行生理盐水或10%氢氧化钾涂片,显微镜下可查见棘阿米巴包囊和(或)滋养体,还可在涂片的同时进行吉姆萨染色,有助于发现包囊;备注:有接触镜配戴史的患者,镜片盒、清洁保养液也是确诊的重要环节。诊断诊断角膜病灶刮片采集标本:生理盐水湿片法,显微镜下观察到棘阿米巴包囊和(或)滋养体

6、3.实验室检查:(2)棘阿米巴培养:行角膜病灶刮片取材后立刻进行接种培养;(大肠杆菌培养基)(3)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角膜移植术中取下的病变角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HE或高碘酸一Schiff染色可查见棘阿米巴包囊。(4)分子生物学检查:PCR技术4.临床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在病灶处可查见棘阿米巴包囊,是一种非创伤性、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4。诊断[4]WinchesterK,MathersWD,SutphinJK,Diagonosisofacanthamoebakeratitisinvivowithconfocal

7、microscopy.Cornea,1995,14:10—17.诊断角膜病灶刮片:标本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可见棘阿米巴角膜炎包囊诊断病变角膜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可见棘阿米巴包囊诊断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在角膜基质层,查见棘阿米巴包囊,影像呈圆形高密度外观本病应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鉴别:二者的症状不同,由于棘阿米巴原虫有较强的神经亲和性,部分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在感染的早期即出现与体征不符的严重神经痛。体征方面,HSK有明显清晰的树枝状浸润,角膜上皮缺损,荧光素钠染色清晰,树枝末端呈圆点状;而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早期,角

8、膜上皮完整,荧光素钠染色阴性,或表现为不典型、不完整的树枝状。鉴别诊断1.药物治疗:对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治疗应强调早期、足量、持续及长期用药5。常用药物有0.02%~0.04%双氯苯双胍己烷溶液和0.02%聚已甲基双胍(洗必泰)6-7滴眼,甲硝唑注射液全身静脉滴注及局部滴眼也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