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ID:19537553

大小:19.3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03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_第2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_第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_第4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一、交通及自然、经济概况  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它位于秦皇岛市北,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公里,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区内有纵惯南北的的公路及地方窄轨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和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米,最高的山老君顶,海拔米。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其中70%集中于七、八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本区基本上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

2、等。工业以开采煤及耐火黏土为主。  二、地层  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地层分区属于华北——东北南部区的燕山分区的山海关小区。区域地层特征属典型的华北地台型。前青白口纪的变质岩广泛分布于盆地的外围。晚元古界、古生界则分布于斜的两翼。中生界地层与燕辽一带极为相似,但本区仅见有侏罗系出露与向斜的核部。  地层层序  新生界  第四系河床、河漫滩、阶地等松散沉积物。  中生界  侏罗系、中侏罗系兰旗组  下侏罗统北票组  古生界  二迭系上二迭统石千峰组  上石盒子组  下二迭统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  石炭系上石炭统太原组  中石炭统本溪组  奥陶系下奥陶统亮甲山组  治里组  寒武系上寒武统凤山组 

3、 长山组  崮山组  中寒武统张夏组  徐庄组  下寒武统毛庄组  馒头组  昌平组  上元古界  青白口系景儿峪组  龙山组  太古界  绥中花岗岩  三、岩浆岩  柳江盆地的岩浆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两大类。  喷出岩:  该区的喷出岩分布广,厚度大,超过850米。喷出活动主要可分两期:较早一期在侏罗世,岩性为安山岩,分布于向斜的核部;较晚一期在晚侏罗世,岩性为酸性喷出岩,仅局部分布于向斜的北端和东南边缘。  侵入岩:  1.燕山花岗岩:呈岩基产生。主要分布于盆地的整个西部边缘和东南外援。西部岩基称为“温泉堡花岗岩体”。直接与向斜两翼呈侵入接触关系,岩体中心相为灰白色中一粗粒碱性花岗岩。边缘

4、相为肉红色中一细粒斑状花岗岩。东南岩基中心相岩性与西部岩基相同,边缘相为斑状细粒石英正长岩。本区所见燕山花岗岩,皆为这两大岩基的边缘相。这两大岩基侵入于侏罗系及其以前的所有地层,同位素年令测定为一亿年。形成时代相当于晚白垩世。  2.东翼浅成侵入岩:主要有牛鼻子山正长一二长斑岩岩体及张崖子西南山正长斑岩——闪长珍岩岩体等。这些小岩体产状为岩株。形成时代的侏罗纪——白垩纪。  其次,本区各种岩性如辉缘岩、闪长珍岩、煌板岩。花岗斑岩等的侵入岩脉。岩床为数众多,均受构造裂隙控制。大致呈北东——南西走向,北西——南东走向及南北走向。  四构造:  柳江向斜构造盆地:  柳江盆地所在地区是一个由古老变质

5、岩系所组成的蓟县~山海关隆起区的边缘部分发育起来的向斜盆地。晚元古代青白口纪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因此它是晚元古代清白口纪古生代,中生代地层所组成的向斜构造盆地。  柳江向斜盆地基本上为——南北向延伸的不对称甚至局部倒转的向斜,西翼的产状陡峻,西翼南部秋子谷——山羊寨一带产状发生倒转,而东翼产状平缓稳定。该不对称的向斜轴部紧靠西翼。因此出露的地层宽度东翼是西翼的五倍或更多。  柳江向斜的基底为太古代。古老的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等变质岩出露于向斜盆地的北部,东部及南部边缘。在古老变质岩系之上有一不整合面。其上为晚元古代青白口纪岩系及以后各代地层。在向斜的西部及东南外缘为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岗岩侵入,构成

6、了险要得山地。  柳江向斜分成三个构造分区:  1.柳江向斜东翼区:  东翼占据面积很大,约为整个向斜面积的2/3强。  东翼区的构造特征是岩层产状平缓稳定。次生厚度变化小对煤及耐火粘土的开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东翼小岩株。岩床和岩墙为数很多。多处侵入相对柔软的煤层。以致使煤层受变质和扰乱,是开采的一个不利因素。断层多为北西和北东向。以正断层为主,多是小断层。  2.柳江向斜西翼区:  由于西部花岗岩侵入造成挤压,所以西翼地层出露较窄,次生厚度变化大。  西翼取的主要构造特征是:岩层近南北走向,岩层产状变化急剧,倾向东,倾角可达70度,甚至直立,倒转。另一个主要特征是有几条南北走向高度角的逆断

7、层,自西向东上推,延伸很远。  由于受到强烈的挤压,岩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加上断层发育。因此,该区少有开采价值的沉积矿床。  3.柳江向斜核部为燕山期,喷发的中性安山岩所占据。往往构成山地,如老君顶,海拔米,形成了地形例置现象。  断裂构造:本区断层较发育,类型较多,主要为正断层与逆断层,分布于向斜各处。主要断层有:  1.鸡冠山——汤河地堑:  位于鸡冠山——上平山之间的汤河河谷中,由几条近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