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灭火设计(参考样本)20170925

矿井防灭火设计(参考样本)20170925

ID:19537995

大小:1.34 MB

页数:120页

时间:2018-10-03

矿井防灭火设计(参考样本)20170925_第1页
矿井防灭火设计(参考样本)20170925_第2页
矿井防灭火设计(参考样本)20170925_第3页
矿井防灭火设计(参考样本)20170925_第4页
矿井防灭火设计(参考样本)20170925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防灭火设计(参考样本)2017092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某煤矿矿井防灭火设计2016年9月8日矿审批意见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生产技术科(通防科):年月日生产技术科(通防科):年月日生产技术科(通防科):年月日经营管理科:年月日地质测量科:年月日机电环保科:年月日武装保卫中心:年月日调度信息中心:年月日安全监察处:年月日机电副总:年月日通防副总:年月日矿总工程师: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概况-1-第一节井田概况-1-第二节矿井概况-3-第三节相邻煤矿-6-第二章煤自燃风险评价-8-第一节煤的自燃机理-8-第二节矿井自燃风险评价-10-第三章矿井防灭火措施-14-第一节开拓开采措施-14-第二节通风措施-16-第

2、四章矿井防灭火系统-17-第一节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系统-17-第二节注浆防灭火系统-24-第三节注氮系统-34-第四节凝胶系统-39-第五章自燃煤层防灭火措施-44-第一节巷道掘进期间防灭火措施-44-第二节综放面开采前和回采期间的防灭火措施-47-第六章井下外因火灾防治-52-第一节外因火灾预防综述-52-第二节矿井外因火灾隐患分析-53-第三节矿井外因火灾防治-55-第七章矿井井下消防洒水系统-67-第八章防火构筑物及井上、下消防材料库-68-第九章矿井火区管理-69-第十章井下防灭火管理规定-71-第十一章井下火灾事故应急预案-84-第一

3、节事故风险分析-84-第二节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85-第三节预警及信息报告-87-第四节应急响应-90-第五节信息公开及后期处理-101-第六节保障措施-103-第七节应急预案管理-107-附件1井下火灾事故应急设备及物资储备表-110-附件2武保中心应急救援装备-111-附件3救护中队应急救援装备-112-附件4医疗器材药品库-113-附件5机电设备库-113-附件6井下消防材料库-114-附件7井上消防材料库-114-第一章概况第一节井田概况一、地理位置、井田位置某某煤矿隶属于某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矿井田位于??省西南部的某地区境内。井田

4、位于某地煤田的东北角,横跨某地、??两市。矿井北距某地区8km,东距??庄2.5km,东南距?市14km。井田东西长10.4km,南北宽4.7km,面积约56.23km2。二、自然条件(一)地形区内为第四系冲积平原,地形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坡度平缓。地面标高变化于+52m~+44m之间,井口附近地势较高,工业广场标高为+49.20m。(二)气象本区为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大陆~海洋间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据邹城气象局1959~2015年间观测资料,本地历年平均气温14.85℃,最高年平均气温16.05℃(2002年),最低年平均气温12.4

5、5℃(1976年)。历年平均降水量716.97mm,最大年降水量1263.80mm(1964年),最小年降水量259.20mm(1988年),日最大降雨量321.6mm(1972年7月6日)。年平均蒸发量1887.60mm,最大2290.00mm(1992),最小1469.80mm(2011年)。主导风向为南及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73m/s,极端风向多为北风,最大风速24m/s(1965年3月15日)。结冰期由11月至翌年3月,最大冻土深度0.45m,最大积雪厚度0.24m。(三)水文-114-区内有泗河穿越井田北部。泗河全长142km,河宽1

6、00~1000m,流域面积2590km2,最高水位+45.30m,最大流量4020m3/s(1957年7月24日,据鲍家店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流经本区3煤隐伏露头的部分地段,向西南注入南阳湖,属季节性河流(如1990年7月流量为350m3/s;1990年8月为812m3/s;1991年7月为1730m3/s),与第四系潜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据泗河书院水文站观测资料,径流量主要集中于7~9月份,占全年径流量的68.3%。根据资源勘查时期的访问与洪痕实测资料,当地最高洪水位为+47.55m(1939年)。(三)地震据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1956

7、年12月编著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记载,本区自公元前618年至1937年8月1日,在2555年间共发生地震128次,其中破坏性地震11次。有记录可查的最早一次破坏性地震发生于462年8月16日;1668年7月25日大地震受震有16处之多;1937年8月1日大地震受震8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三、开采煤层矿井井田含煤地层主要由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构成。山西组和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平均总厚306.17m,含煤26层,平均总厚1

8、7.88m,含煤系数5.88%;共含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7层(2、3、6、10下、16上、16下、17),平均煤层总厚13.14m,其中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