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基本知识及判读课件

脑电图基本知识及判读课件

ID:19546236

大小:4.94 MB

页数:98页

时间:2018-10-03

脑电图基本知识及判读课件_第1页
脑电图基本知识及判读课件_第2页
脑电图基本知识及判读课件_第3页
脑电图基本知识及判读课件_第4页
脑电图基本知识及判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电图基本知识及判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EEG基本知识及判读前言1929年德国神经精神病学家HansBerger首先报告了在人类完整的头皮上安放电极,描记人类大脑的自发电活动。此后他的研究成果不断得到电生理及神经生理学家的证实,使EEG学在全世界范围得以发展,并开始为临床和科学服务。EEG的临床意义定义EEG是通过在脑的各相应区域(在头皮、硬膜下等)安放电极,描记大脑神经细胞活动所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因此EEG是反应大脑功能状态的电生理技术。定义检查脑功能状态的电生理技术。放电.mpg头皮EEG是脑电活动的间接图像。微弱电流多极放大脉冲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电磁感应作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荧光屏或记录纸电极安放10/20系

2、统世界上绝大多数实验室采用的是国际10-20系统(the10-20internationalSystem)电极放置法其特点是:电极有各自的名称:位于左侧的是奇数,右侧的是偶数。按近中线的用较小的数字,较外侧的用较大的数字。电极名称包括电极所在头部分区的第一个字母。诸点电极的间隔均以10%和20%来测量。EEG临床意义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技术及临床意义CT,MRI反映脑和脊髓形态DSAMRA,MRV反映脑脊髓的血管形态CTASPECT反映局部脑血流灌注PET脑代谢EEGMEG脑功能EPsEMG周围神经和肌肉病CSF脑脊髓周围神经病EEG临床意义新技术的问世取代了很多老的检查

3、方法,如新的影像技术取替了气脑造影,脑室造影及通过血管造影对脑占位病变的诊所。作为反映大脑功能状态的脑电图学,过去、现在及将来仍不失其在临床诊断及科学研究的价值。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EEG学的发展-录像监测、动态EEG、数字化脑电图、定量技术、偶极子定位等。EEG活动的主要内容:脑波特征具有其它波(如电波、光波)的特征-波率、波幅、波形及时相的变化脑波代表大脑皮层某一区域神经细胞群活动同步的电位差,因此还具有出现方式、在相应各皮质区域的分布和对不同刺激的反应性等特征。脑波特征:频率--同一周期的脑波在1秒钟内重复出现的次数。表示方法-周波/秒,C/S,CPS,Hertz(H

4、z)常规走纸速度3cm=1秒人类脑电活动的频率在0.5—30HZ之间。δ频带:0.5--3HZθ频带:4--7HZα频带:8--13HZβ频带:18--30HZγ频带:>30HZ脑波特征--波幅代表一个波的高度表示方法-用µV表示-通过测定一个波的垂直距离与定标信号的高度比较确定如果定标信号高度是5㎜=50µV,那么1㎜=10µV10㎜=100µV㎶按波幅大小分为低波幅<25µV㎶,中波幅25~75µV㎶,高波幅>75µV除alpha节律外,头的二侧相应部位记录的脑电活动波幅不对称是异常表现注意:波幅不对称常由脑外因素引起,特别是记录电极的空间距离不等或阻抗不同脑波特征--

5、-波形二个电极间电位差变化的形式谓之波形。二个相同的波连续出现,谓之电活动。三个以上大小、形状相同的脑波称之为节律。常见的不同波形的波:正弦波波的上行及下降支清楚圆滑单时相波是一种自基线向上或向下的单一方向的偏转双时相波是含自基线向上与向下二个成份的波三相波-基线上、下交替发生的三个成份构成,第一相为较小的负相波,第二相为正相波,第三相为高于第一相的负相波。-常见于代谢性脑病,尤见于肝性脑病。也见于癫痫、颅脑外伤及朊病毒感染性等疾病。脑波特征:波形棘波形似尖钉,时限为20~70毫秒。尖波尖峰样,时限>70ms(70~200ms)通常上行支较陡,下行支较坡。棘慢复合波由1个棘

6、波和1个慢波组成多棘慢复合波由2个或2个以上的棘波和1个慢波组成。多棘波由2个或2个以上的棘波连续出现。精神运动性变异型波波幅50~70µV,4~7cps的带有切迹的节律性电活动。此种带有切迹的慢波由二个负相波组成,中间有1个正相偏转。呈短至长程出现,多见于中颞区。14/sec及6/sec正性棘波弓形,见于一侧或双侧后颞及临近区域,出现在思睡期和轻睡期。突出于背景活动之上脑波特点---出现方式短程:持续出现1~2秒钟长程:持续出现5~10秒钟节律性:有规律的反复出现无规律性:高度节律失调散在或偶尔出现游走性爆发出现     间歇出现脑波特征---分布与广度普遍性或弥散性一侧

7、性分布局灶性分布应与普遍分布所伴有的某个区域偏盛区分。局灶慢波在波幅高的区域波率最低局灶尖波(有波散倾向)在病灶部位尖波较持续脑波特征---反应性通过各种方法诱致的正常和异常的EEG改变,称为反应性。这些方法包括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光或其它感觉刺激、警醒水平的变化等。EEG特征EEG是脑功能状态的指示器脑功能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反映脑功能状态的EEG也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包括:-生理因素年龄睡眠-清醒周期精神活动-物理因素光,声等-化学因素药物-代谢因素血糖,有毒代谢产物等18岁,男,饭后数小时有2次晕厥发作。在作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