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 连词、介词

古汉语 连词、介词

ID:19547147

大小:157.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0-03

古汉语  连词、介词_第1页
古汉语  连词、介词_第2页
古汉语  连词、介词_第3页
古汉语  连词、介词_第4页
古汉语  连词、介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汉语 连词、介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汉语通论(十三)连词、介词古今连词的异同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从功能来分,可以分为连接词(词组)的连词和连接句子的连词两大类,这和现代汉语是相同的。从音节形式来看,古代汉语的连词单音节形式居多,这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古代汉语连词的分类教材446页列举的连词,从功能分,有三大类:连接词、词组:与、及。连接句子:则、於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既连接词、词组,也连接句子:而、且、以。不過“以”連接句子的情況不太多見。连词“以”和“而”的用法(一)“以”的基本语法作用是连接两个谓述词、谓述性词组或两个分句。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从语言的逻辑关

2、系来看,它所连接的两项可以分为并列、承接等关系。(二)“以”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修饰关系(动作行为的情态、方式等)。(三)“以”连接名词和“上、下、往、来”等词。(一)“而”的基本语法作用是连接两个谓述词、谓述性词组或两个分句。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从语言的逻辑关系来看,它所连接的两项可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因果、转折等关系。(二)“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动作行为的情态、方式、手段、时间、地点。(三)“而”连接名词和“上、下、往、来”等词。(四)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从语言的逻辑关系来看,表示转折和条件关系。连词“以”和“而”的用法以:(一)1

3、.表目的、结果。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2.表示原因。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3.表并列关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而:(一)1.表示目的、结果(条件、因果)等关系。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故令尹诛而楚姦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2.表示并列关系。任重而道远。3.表示承接关系。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4.表示转折关系。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连词“以”和“而”的用法“以”:(二)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而:(二)子路率尔而对曰:……方仲春而东迁。以:(三)从今以往,勿复相思。(《有所思》)而:

4、(三)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连词“以”和“而”的用法而:(四)1.表示转折关系。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2.表示假设关系。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論語·子路)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一)連詞“則”一般用來連接條件複句,有時“則”用在緊縮複句中,但這種緊縮複句也是條件複句的緊縮,一般可譯爲“就”或“便”。(二)“則”連接兩件事情,第二件事情的出現,不是第一事情的施事者所能預期到的,或者是不能按照第一件事情的邏輯推論出來。含有“原來已經”的口氣,可譯爲“原來已經”、“卻、反而”等。

5、(三)“則”又用在意思相對待的并列分句里,以表示一種對比,一般不需要翻譯。常用连词·则:用法“则”第一种用法需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尽管“则”是古代汉语条件复句最常用的连词,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条件复句都必须用“则”。条件复句的分句之间可以不用“则”连接,教材列举了“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两个一般条件复句和“民无信不立”这个紧缩条件复句,都没有用“则”。“则”第一种用法需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第二,尽管条件复句有紧缩形式,但并不意味着紧缩句都是条件关系的复句。教材451页列举了两种紧缩句:因果关系复句: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荀子·劝学》)时间状语:食不

6、语,寝不言。(《论语·乡党》)注意:这种对比是由“……则……,……则……”式的并列分句传达出来的。不是由“则”字传达出来的,“则”字语法意义并没有改变,仍由“則”連接的前後兩部分之間的關係決定(假設、條件、承接、轉折)。第一句:整个句子是条件复句,而“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是条件分句,“则”出现在条件复句的条件分句中。“入”和“无法家拂士”、“出”和“无敌国外患”之间,从语法关系看,是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从语义关系看,是条件关系。注釋:拂讀爲bì,意思是輔佐。“则”第三种用法需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常用连词·则第二句:“则”所在部分承接上文,对前面的部分加以说明、解

7、释或判断。这里的“则”可以翻译为“原是”。(1)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2)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3)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然則、然而、雖然常用连词·则:分析判斷介词“以”和连词“以”的区别介词所联系的双方,分别是介词所介引的名词和介词短语所修饰的谓词,它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句子的焦点是谓词。其常见格式为:(1)以+名词(或词组)+谓述词(2)谓述词+以+名词(或词组)连词一般处于所连接的两部分的中间,两部分大多数情况性质相同,地位平等。对比:陈侯以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