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有集装箱)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有集装箱)

ID:19566634

大小:18.49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03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有集装箱)_第1页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有集装箱)_第2页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有集装箱)_第3页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有集装箱)_第4页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有集装箱)_第5页
资源描述: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有集装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技术方案集装箱式铅酸蓄电池成套设备方案设计报告2014年1月27目录目录21需求分析32集装箱方案设计32.1集装箱基本介绍32.2集装箱的接口特性52.3系统详细设计方案72.4集装箱温控方案143电池组串成组方案163.1电池组串内部及组间连接方案183.2系统拓扑图194蓄电池管理系统(BMS)204.1BMS系统整体构架204.2BMS系统主要设备介绍224.3BMS系统保护方式244.4BMS系统通信方案25271需求分析集装箱式铅酸蓄电池成套设备供货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附属设备、标准40尺集装箱、备

2、品备件、专用工具和安装附件等。每个标准40尺集装箱含管式胶体(DOD801200次以上)或富液式(DOD801400次以上)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电池架及附件、电池管理系统(含外电路)、电池直流汇流设备、设备间的连接电缆及电缆附件(包括铜鼻、螺栓、螺母、弹垫、平垫等)、动力及控制信号接口等。根据标书要求,综合铅酸电池特性,对于储能系统进行如下设计:每3个标准40尺集装箱承载2MWh,每个集装箱由336只2V1000Ah管式胶体铅酸电池串联而成,电压672V,电池串容量672kWh。每3个集装箱并联到一台500kWh

3、储能双向变流器。三个电池堆的总容量可达2MWh,故本方案中三个集装箱为一单元,每个单元配置一套BMS电池管理系统,可监控每颗单体电池工作情况。集装箱中另含烟感探头、消防灭火器、加热器、摄像头、温湿度监测等设备,以保证铅酸电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实现远程监控。2集装箱方案设计2.1集装箱基本介绍根据项目要求,同时考虑电池堆的成组方式、集装箱内辅助系统的设计、安装以及日常巡视和检修等各方面,选用40英尺标准集装箱。外部尺寸:12192*2438*2591mm。本项目共需要42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集装箱设计静态承重

4、60t,最大起吊承重45t。27集装箱的主要任务是将铅酸电池、通讯监控等设备有机的集成到1个标准的40尺集装箱单元中,该标准单元拥有自己独立的供电系统、温度控制系统、隔热系统、阻燃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气联锁系统、机械连锁系统、安全逃生系统、应急系统、消防系统等自动控制和安全保障系统。铅酸电池安装在电池支架上,支架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装在箱底。BMS柜及空调采用落地安装。动环监控柜采用壁挂式安装,内部整合了智能控制单元。动力配电箱采用壁挂式安装方式。集装箱内动力供电线及环境设备监控电线采用内走线的方式,表面无走

5、线槽及走线管;蓄电池动力输出和BMS监控及接口线采用线槽式走线,方便维护。集装箱外形图如下所示。方安案1:采用侧维护门型式方案二:采用一侧维护门型式27集装箱储能项目外型图1.1集装箱的接口特性1.1.1集装箱机械接口特性集装箱可满足满载情况下整体起吊的要求。集装箱整体采用螺栓安装固定方式,方便移动。螺栓固定点与整个集装箱的非功能性导电导体(集装箱金属外壳等)可靠联通,同时,以铜排的形式向用户提供2个符合电力标准要求的接地点。集装箱的防护等级为IP54。固定方式如下图所示。1.1.2集装箱电气接口特性集装箱内部

6、自身设备采用双重供电模式。一种为交流供电模式,接口为380V交流;另一种为直流独立供电模式,为集装箱环境支持设备和通讯监控设备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正常情况下箱体电源供应取自外部的交流电源,当外部电源供应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至直流独立供电模式,从铅酸电池获取动力电源。27储能系统提供电压为672V(胶体铅酸蓄电池,2V1000AH,336只串联)的正负极直流电力输入输出接口。箱内BMS采用RS485接口或CAN接口同外部PCS进行通信,采用以太网接口或485接口同后台监控进行通信,提供蓄电池状态信息、报警信息、集

7、装箱环境监测信息,并具备“四遥”功能。动力及监控通信电缆的进出线方式均为下进下出。动力线及监控线分开走线。动力线采用2根1*300mm2的RVV22的线缆;RS485与以太网使用线缆为标准的带屏蔽层的双绞线。1.1.1集装箱通讯接口特性集装箱采用统一的对外通信接口,包含两个RS485(ModbusRTU)接口和2个工业以太网接口,以及一个CAN接口。通信接口的型式、性能和技术指标如下:1)RS485:接口采用标准RS485电气规范接口。规约采用ModbusRTU模式;物理层通讯口采用RS485,采用屏蔽双绞线做

8、通讯介质;通讯口链路波特率可选用2400、4800、9600和19200,缺省选用9600;链路传输模式为1主多从半双工。BMS做主机,PCS做从机。2)以太网:接口采用RJ-45端口,10/100Base-T。通信规约文本采用标准MODBUSTCP/IP协议;BMS为服务器,SCADA监控后台为客户端,服务端口号为502;BMS启动后需要在502建立服务侦听,监控后台根据需要BMS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