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诊疗课件

重症肌无力诊疗课件

ID:19567522

大小:267.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03

重症肌无力诊疗课件_第1页
重症肌无力诊疗课件_第2页
重症肌无力诊疗课件_第3页
重症肌无力诊疗课件_第4页
重症肌无力诊疗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症肌无力诊疗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重症肌无力是重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定义临床特点临床上,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的骨骼肌无力。电生理上,低频重复电刺激(RNS)波幅递减、微小终板电位电位降低,单纤维肌电图。(SFEMG)上颤抖(Jitter)增宽。药理学上,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免疫学上,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高。免疫病理学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的皱褶减少、变平坦,乙酰胆碱受体减少。流行病学患病率:50-125/百万发病率:2-8/

2、10万发病年龄及性别:一个高峰是11-40岁的女性另一高峰为51-70岁的男性发病机制(一)一、自身免疫病的必备条件1.特异性免疫应答:有自身免疫攻击的特异靶,并有其特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2.特异性抗原:能纯化靶上的特异性抗原并搞清其分子结构等。3.被动转移:能用相应的抗体或免疫活性细胞作疾病的被动转移。4.主动免疫:用特异性抗原主动免疫实验动物可致实验性动物模型。5.免疫防、治:免疫措施能防、治此类疾病。发病机制(二)二、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自身免疫攻击的靶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AChR,并有其相应的AChRAb和被AChR致敏的T细胞及

3、AChRAb的B细胞。2、已经从MG患者骨骼肌中提取和纯化出AChR;其分子结构、氨基酸序列等均已搞清;并已开始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人工合成。3、用AChRAb或特异性免疫活性细胞可作被动转移,包括由MG患者向实验动物或实验动物相互间。4、用AChR主动免疫动物可致EAMG。5、采用相应免疫措施可以防、治疾病。发病机制(三)三、AChRAb在MG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80-90%MG患者有AChRAb增高。MG母亲血中AChRAb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致胎儿发病。用MG患者血清,或AChR可致EAMG。MG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区有IgG和C3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发

4、病机制(四)四、免疫发病机制存在细胞免疫依赖性MG患者骨骼肌的组织学检查有“淋巴溢”。总T、Th细胞、记忆性T细胞明显增高,NK细胞明显降低。sIL-2R高于正常。MG患者胸腺中不仅有T细胞,也有B细胞,生发中心的外层为T细胞。AChR反应性T细胞可致EAMG的被动转移。发病机制(五)五、免疫发病机制有补体参与MG活动期血清中补体含量减少,且其程度与临床肌无力的严重度一致。突触后膜区可见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补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MG患者血清注入补体不足的啮齿动物,则被动转移不能成功。发病机制(六)六、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泛化的自身免疫病尚有针对其它靶的抗体如抗

5、骨骼肌抗体。可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个别重症肌无力患者有锥体束征,且伴锥体束征重症肌无力患者有鞘内合成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发病机制(七)七、免疫学异常的病因尚不清楚。遗传可能作为其内因。外因多数认为与胸腺的慢性病毒感染有关。发病机制(八)八、自身免疫启动的机制了解甚少,但一般接受分子模拟学说。胸腺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使其上皮细胞变成具有新抗原决定簇的肌样细胞,肌样细胞表面新抗原决定簇的抗原性与骨骼肌细胞上AChR的抗原性之间有交叉,即由胸腺肌样细胞新抗原所产生的抗体也抗骨骼肌上的AChR,于是启动自身免疫。诊断要点1、活动后加重、休

6、息后减轻(晨轻暮重)的骨骼肌无力。2、疲劳试验及药理学实验阳性。3、电生理检查:低频重复电刺激波幅衰减;单纤维肌电图(SFEMG)抖颤(jitter)明显增宽。4、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增高。5、神经-肌肉接头处活检,可见突触后膜皱褶减少、变平坦和其上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减少。6、胸腺的影像学检查:MG病人可伴胸腺病变,如胸腺肿瘤或胸腺增生等。辅助检查(一)1、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检出率为85-95%,约10-15%全身型MG患者测不出。2、纵隔CT:胸腺增生或胸腺瘤。3、神经重复电刺激(RNS):正常人低频重复电刺激(小于5Hz),其波幅或面积

7、衰减不应超过5-15%,高频重复电刺激(大于10Hz)时其衰减不应超过30%。检测的阳性率因MG型别不同而异:Ⅰ型为17.2%,ⅡA型85.1%,ⅡB型100%。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者,最好于停药3-5小时后作此项检查。4、单纤维肌电图(SFEMG):正常人颤抖为15-20μs,若超过55μs为颤抖增宽。检测的阳性率为91-94%。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者检查前无需停药。辅助检查(二)5、腾喜龙实验:适应于各类肌无力危象的鉴别诊断。(1)实验方法:腾喜龙(每安瓿含10mg),先静脉注射2mg;若无不良反应,则于30秒内将剩余8mg注入。(2)结果判断:若为肌无力危

8、象,则呼吸机无力于0.5-1分钟内好转,4-5分钟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