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囊肿病人的护理课件

蛛网膜囊肿病人的护理课件

ID:19570858

大小:3.77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03

蛛网膜囊肿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1页
蛛网膜囊肿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2页
蛛网膜囊肿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3页
蛛网膜囊肿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4页
蛛网膜囊肿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蛛网膜囊肿病人的护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蛛网膜囊肿制作人万玮概述蛛网膜囊肿,属于先天性良性脑囊肿病变,是由于发育期蛛网膜分裂异常所致。囊壁多为蛛网膜、神经胶质及软脑膜,囊内有脑脊液样囊液。囊肿位于脑表面、脑裂及脑池部,不累及脑实质。多为单发,少数多发。本病多无症状,体积大者可同时压迫脑组织及颅骨,可产生神经症状及颅骨发育改变。本症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较多,左侧较右侧多见。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先天性珠网膜囊肿为常见类型,其发病原因尚不全清楚,有以下推测:①本症发生原因可能是在胚胎发育时,有小块蛛网膜落入蛛网膜下腔内发展而成。即囊肿位于蛛网膜内,镜下可见蛛网膜在囊肿四周分裂为两层,外层组

2、成囊肿表面部份,内层组成囊底,在软脑膜与囊底之间仍有一蛛网膜下腔。②还有人认为在胚胎发育时,由于脉络丛的搏动,对脑脊液起泵作用,可将神经组织周围疏松的髓周网分开,形成蛛网膜下腔,如早期脑脊液流向反常,则可在髓周网内形成囊肿。③因本症常伴有其他先天性异常,如囊肿内有异位脉络丛、大脑镰局部缺失以及眶板、颞叶及颈内动脉缺失等,均证实本症发生基本原因为脑发育不全所致。蛛网膜囊肿不断增大的原因目前亦无统一意见,可能是:①囊肿壁有小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脊液自此孔不断流入囊内,小孔起活瓣作用,因颅底动脉搏动,使囊肿逐渐增大。亦可能某种因素致小孔堵塞而引起颅

3、内压增高。②囊内有异位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不能吸收所致。③有的病例囊肿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囊液中蛋白增高,囊内、外渗透压差异引起囊肿逐渐增大。④囊内或囊壁上静脉出血,使囊腔迅速增大。病因病理先天性蛛网膜囊肿感染后蛛网膜囊肿损伤后蛛网膜囊肿壹贰叁感染后蛛网膜囊肿脑膜炎后因蛛网膜局部粘连而形成囊肿,囊内充满脑脊液。大多为多发性。多见于儿童。常见于视交叉池、基底池、小脑延髓池、环池等处。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损伤后蛛网膜囊肿软脑膜囊肿。其发生机制为损伤造成颅骨线形骨折,伴硬脑膜撕裂缺损,其下方蛛网膜下腔有出血或蛛网膜周围边缘处粘连,引起局部脑脊液

4、循环障碍,致局部蛛网膜突至硬脑膜裂口及骨折线内,在脑搏动不断冲击下渐形成囊肿,使骨折边缘不断扩大,称为生长性骨折。囊肿可突于头皮下,同时亦可压迫下方的脑皮层。囊内充满清亮液体,周围有疤痕组织。如外伤时软脑膜破损,则脑组织亦可疝入骨折处,并有同侧脑室扩大,甚至形成脑穿通畸形。本症多见于婴幼儿。表现本病起病隐袭,多无症状。一些体积大的蛛网膜囊肿可出现与颅内占位病变相似临床表现。⑴颅骨发育异常或巨颅畸形,特别多见于小儿;⑵小儿期的鞍上池囊肿可表现为抬头-低头头部活动,即玩偶头样症状;⑶左侧中颅凹囊肿可合并注意力不集中症(ADHD);⑷头痛,但不是所有

5、头痛患者均有珠网膜囊肿;⑸癫痫⑹脑积水⑺颅内压增高;⑻发育迟缓;⑼行为改变;⑽恶心⑾偏瘫⑿共济失调⒀幻听⒁早老性痴呆,多合并Alzheimer氏病老年患者(>65岁)症状老年患者(>65岁)症状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或正常压力脑积水相似:1)痴呆2)尿失禁3)偏瘫4)头痛5)癫痫部分相关症状⑴幕上囊肿可类似美尼尔病症状;⑵额叶囊肿可出现抑郁⑶左颞叶囊肿可有精神症状。左额颞叶囊肿更多地表现为述情障碍⑷右侧裂区囊肿可导致在61岁左右出现新发精神分裂症⑸左中颅凹囊肿可有幻听、偏头痛和发作性幻想⑹多数神经外科医师认为蛛网膜囊肿与精神疾病存在一定关联疾病治疗(

6、一)抗感染治疗:在疑为或明确是感染所致病例,可给以抗菌素或抗病毒制剂。有的病例即使结核证据不多,也可先给抗结核治疗,两周左右如有疗效,中继续按结核治疗。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静脉滴氢化可的松(100~200mg,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或肌注或口服泼尼松、地塞米松等。椎管内注射激素,通常一次使用地塞米松2~5mg,和脑脊液混合后缓慢注射至蛛网膜下腔内,由小量开始,每周2~3次,10次为一疗程。糜蛋白酶(5mg)或胰蛋白酶(5~10mg)肌注,每日一次,也可试用以软化粘连,但疗效不理想。 (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可使用菸酸、地巴唑

7、、654-2、山莨菪碱注射液等。 (四)理疗:如视交叉蛛网膜炎可试用经眼球部进行碘离子导入法。 (五)放射治疗:多用于脊髓蛛网膜炎及大脑半球凸面蛛网膜炎,剂量宜小,对改善血运有一定帮助,但疗效不确。 (六)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囊肿切除及手术减压,对粘连的剥离有一定困难,且疗效不确,对和肿瘤难以鉴别者,也可考虑手术探察。疾病治疗多数学者认为对于无临床症状者则不需手术治疗。而针对有症状者,则需手术治疗对囊肿进行内减压及囊壁切除,治疗方式如下:1引流囊肿:内引流囊液至硬膜下腔。囊肿-腹腔分流,将囊液引流至腹腔内2.囊壁切开:开颅手术切除囊肿。各种内窥镜

8、技术以及激光辅助技术切除囊肿。3.钻孔或针刺抽吸引流囊液。4.针对癫痫或疼痛症状的药物治疗。诊断常规应用CT和MRI检查一般可以确诊,仅在少数情况下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