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影本肝癌的介入治疗

2008影本肝癌的介入治疗

ID:19580261

大小:12.01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8-10-03

2008影本肝癌的介入治疗_第1页
2008影本肝癌的介入治疗_第2页
2008影本肝癌的介入治疗_第3页
2008影本肝癌的介入治疗_第4页
2008影本肝癌的介入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影本肝癌的介入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肝脏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罗斌泸州医学院影像诊断与技术学教研室前言恶性肿瘤治疗治疗现状和理念肿瘤治疗要求:微创,高效,低毒。介入治疗的作用肿瘤并发症的介入治疗2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原理,方法,适应症。了解其他治疗方式,掌握融术。掌握肝癌并发症的介入治疗掌握原发性肝癌的粒子植入治疗3第一节原发性肝癌概述4病因与病理原因:病毒,污染,基因病理: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微小肝癌,小肝癌,中肝癌,大肝癌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发病比例95%为肝细胞型,及特点5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肝区疼痛,消化不良症候群,转移症状。并发症症状:肝动静脉瘘,

2、门静脉高压,出血,癌栓脱落等实验室:AFP相对特异性增高影像学:超声筛选,CT确诊,MRI评价活性6临床表现及诊断肝动脉造影表现:肿瘤血管形成,肿瘤染色,血管受压移位,动静脉瘘,门静脉或和肝静脉癌栓。7临床表现及诊断肿瘤血管:8临床表现及诊断肿瘤染色9临床表现及诊断血管移位10临床表现及诊断肝动脉静脉瘘11肝动静脉瘘12肝动脉肝静脉瘘13临床表现及诊断门静脉癌栓CT表现14门静脉癌栓15门静脉癌栓DSA16肝癌的介入治疗17一:经过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原理:血管基础:肝脏血供,70-75门静脉,25-30肝动脉,肝肿瘤血供95-99来源于肝

3、动脉。生物学基础:肿瘤血管缺乏平滑肌,缺乏Kupffercells细胞,碘油沉积。药代动力学:首过效应,时间、浓度依从性,碘油药物载体。18肝段栓塞肝脏小叶,肝段的完全栓塞,包括完全栓塞其供应动脉及周围的门静脉肝段栓塞适用于中下肝癌,肝功能正常,正常肝组织较多的患者。19化疗药物的选择常用的化疗药物:表柔比星,无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卡铂或者顺铂等灌注化疗药物次要作用,栓塞为主要作用20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小肝癌,外科手术前的肝癌,失去手术切除的肝癌,手术后复发者------几乎所有的肝癌禁忌症:晚期病人21栓塞术优缺点肿瘤大部分坏死,效果良好缺氧刺激血管内皮

4、生长因子增加,肿瘤生长,为栓塞的局限性多种介入治疗方式联合运用22典型病例23典型病例24典型病例25肝癌—肝动脉造影,动脉早期26肝癌—实质期肿瘤染色及肿瘤血管27灌注化疗栓塞后肿瘤不染色28平片显示肿瘤碘油沉积情况29消融治疗慨念:影像设备监视下,经皮穿刺技术,直接对肿瘤组织实施物理及化学消融手术射频消融术:高频电流高温蛋白凝固适应于小肝癌,栓塞后的补充治疗微波消融:微波炉原理,分子震荡热量蛋白凝固。相似于射频30消融治疗冷冻消融治疗HIFU刀,超声波穿透性,方向性,聚焦性好的特点,聚焦高能量作用于肿瘤,高温治疗31经皮穿刺药物注射治疗药物主要为:无水乙醇

5、,碘化油,乙酸等。肿瘤直接坏死凝固,简便,价廉,多为补充治疗。32肝癌的化学消融—碘化油3334穿刺针35穿刺针放射性粒子置入粒子治疗的简史二十世纪初,开始八十年代,随着影像设备的发展,外国开展放射性粒子置入术我国九十年代末开始125I放射性粒子置入术36放射性粒子生物学效应直接作用:核射线直接作用靶细胞,细胞核DNA断裂。化学效应:电离作用,分子电离,电子不配对,损伤细胞及酶系统,产生生物学效应。37放射性粒子38肝癌放射性粒子置入3940CT引导下粒子置入术41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反应与处理42栓塞后综合征是术后最常见的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肝功能

6、损伤、黄疸、腹水、麻痹性肠梗阻、非靶器官栓塞等。上述反应多为一个性,对症处理即可。其中发热多为肿瘤坏死导致,一般低到中度,常持续7~14天,抗炎治疗效果不理想,必要时予激素治疗。腹痛较重时,可使用止痛剂。并发症及处理胆囊炎80~90%的患者可出现。常为误栓胆囊动脉所引起。可予抗炎、解痉和利胆处理。胃十二指肠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癌并发下腔静静脉狭窄肿瘤较大或靠近下腔静脉时出现下腔静脉狭窄时,临床上出现腹水等梗阻表现,临床治疗以下腔静脉支架释放术效果明显为首选方式,其疗效明显。门静脉癌栓癌栓部位与病情、手术的关系门静脉内支架植入术门静脉内粒子植入术45P

7、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恶性梗阻性黄疸发现时已属晚期,外科切除率低。自1974开始采用PTCD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器械及技术方面的改进,在PTCD的基础上,加用内支架置放在胆管梗阻部位,使瘀积的胆汗得以依生理通道进入十二指肠,提高了生存质量。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1987年,上海医科大学提出,在PTCD及胆道内支架基础上,结合引起梗阻的肿瘤病灶,进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和/或栓塞术,以达到抑制肿瘤的生长,缩小肿瘤,复通胆管的目的,称之为“双介入疗法”。PTCD适应症:⑴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如胰腺癌、肝门区肝癌。(2)原发性胆系恶

8、性肿瘤,以及肿瘤已侵犯到肝门部胆管汇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