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四环素及氯霉素类课件

药理学四环素及氯霉素类课件

ID:19588393

大小:793.50 KB

页数:99页

时间:2018-10-03

药理学四环素及氯霉素类课件_第1页
药理学四环素及氯霉素类课件_第2页
药理学四环素及氯霉素类课件_第3页
药理学四环素及氯霉素类课件_第4页
药理学四环素及氯霉素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理学四环素及氯霉素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环素类及氯霉素提要四环素类包括天然产品四环素、土霉素及半合成品多西环素。掌握其广谱抗菌作用,并能抑制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防线菌和某些原虫。抗菌机制是影响细菌蛋白合成。体内过程特点。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掌握氯霉素抗菌谱及抗菌作用机制。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及灰婴综合症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四环素类特性基本母核:氢化骈四苯;两性物质:碱性溶液中易降解,酸性溶液中则较稳定。为广谱抗生素:抗菌谱包括多种G+和G-需氧菌和厌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和螺旋体;药物及现状: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半合成品

2、抗菌活性优口服吸收好t1/2长耐药菌株少不良反应轻我国较常用全新广谱高效药甘氨酰四环素类衍生物Ⅰ期临床试验金霉素四环素天然品限于外用仅用于特殊感染土霉素被弃用体内过程吸收:食物、碱性药物、H2受体阻断药、金属离子等;VitC可促进吸收。分布:广泛,骨牙沉积、进入胸腹腔、胎儿循环及乳汁、不透过血脑屏障(米诺环素出外);排泄:胆汁中浓度高,肠肝循环。60%原形肾排,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多西环素出外)。药理作用为快速抑菌剂,在高浓度时也有杀菌作用。抗菌活性: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去甲金霉素>四

3、环素>土霉素;选择性细菌毒性:细菌细胞内膜对药物为选择性泵入,而动物细胞为泵出作用抗菌机制与30S亚基在A位结合,阻止始动复合物的形成,抑制aa-tRNA在该位联结。改变膜通透性,使胞内重要成分外漏。四环素类特性续一应用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鹦鹉热等特效,首选。耐药细菌多,仅兔热病,布鲁菌病,霍乱等首选,余为次选药,用强力霉素等。肠内阿米巴病放线菌病,气性坏疽,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不良反应局部刺激:胃肠道反应二重感染: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过度繁殖,造成

4、二重感染;见于老幼和体质衰弱、抵抗力低、合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或抗肿瘤药物者;常见有:真菌病:葡萄球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对骨、牙生长影响:牙釉质黄色沉积;四环素类特性续二强力霉素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但作用强2-10倍,耐药金葡有效,耐药株较少,脂溶度大,分布广。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吸收仍受食物等影响,脑脊液中浓度也较高。T1/2长,达16-18小时。刺激性强,宜饭后服。米诺环素抗菌作用是四环素类抗生素中最强的。对耐药菌有效,尤其MRSA和强力霉素耐药菌对本品仍敏感。脂溶性高,吸收完全,且不受

5、食物影响。T1/2长(14小时),分布广,胆汁和尿中浓度比血中高10-20倍,排泄慢。可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与剂量有关。常用四环素药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分布广、易透过血脑屏障,在肝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效,大部分从肾排出抗菌机制: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抗菌作用广谱,抑菌。对G+杆菌,球菌均有效,但抗菌作用<四环,PG;对G-菌作用强,对伤寒杆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比其它抗生素强.。对立克次氏体,沙眼衣原体,螺旋体有效对G-性厌O2菌有效好.氯霉素氯霉素续应用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立

6、克次体感染有效。点眼—沙眼,眼内炎,全眼球炎。G-性菌的严重感染,尤其CNS感染,脑膜炎,脑脓肿患者。厌O2菌感染有效。氯霉素不良反应造血系统的毒性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可逆的造血功能紊乱灰婴综合征(循环衰竭)其它(过敏反应;二重感染;胃肠反应)ON13245678COOHFNHNC2H5第六部分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药物提要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掌握该类第一、第二代代表药物萘啶酸、吡哌酸的作用、应用特点。重点掌握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

7、等的抗菌作用、药代动力学特点、应用和不良反应。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原理及耐药性基本结构图NO1325678COOH44-喹诺酮母核椐国际非专用药名(INN)命名原则该类药物采用“-oxacin”定名,以示药理学方面的相似性与组群关系该构词成分音译为“-沙星”.意义一:增强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activityC-6引入氟原子——药物与作用靶位的亲合力提高2~17倍,抗菌活性提高5~100倍,并增加对细胞的穿透力;构效关系NO1325678F原子COOH4意义二:扩大抗菌谱anti

8、bacterialspectrunN-1引入环丙基——增强对衣原体、支原体的杀灭作用;如环丙沙星、司氟沙星、莫西沙星;C-7引入哌嗪环——增强对金葡菌及绿脓杆菌抗菌作用;如:环丙沙星、依诺沙星NO1325678哌嗪环环丙基团COOH4F构效关系意义三:提高脂溶性C-7引入哌嗪环——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和对细胞的穿透力;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C-8引入氟原子——进一步增加口服吸收率,提高血药浓度,使t1/2延长;如洛美沙星、氟罗沙星NO1325678哌嗪环F或Cl原子COOH4F构效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